那上学一年下来不得好几两甚至十多两银子,什么家庭呀就敢去上学?
所以哪怕想让孩子去念书,他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今林糯糯给了他们机会,他们怎么会错过!
除了林糯糯请来的人,全村男女老少一起上阵,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间明亮又宽敞的学堂就建好了。
林糯糯出钱,添了质量不错的书桌书椅,这还是她专门定制的,单人单桌的现代款式,这样小孩子们一人一张书桌,也不会因此打架。
村里人不过百户,适龄读书的小孩子也不过几十个,所以李如是一个人完全够教了。
学堂后面还有一个宽敞的大院子,也就是操场,林糯糯还给孩子们采买了一些休闲玩具,比如说鸡毛毽子、跳绳、皮筋等物,能让她们在课间的时候,在阳光下欢快的玩耍。
学堂建好了,恰好也是十月丰收季,家家户户都笑容满面的,将孩子送去上学。
七大姑八大姨们对此更是议论纷纷。
“你们说,那糯糯可真是财大气粗哟,不仅不收束脩费,每个月还给随堂测验考得好的孩子发奖品,平常课上回答问题,偶尔也有奖励,嚯,你们是不知道,我乖孙女可聪明了,那天拿回来一颗冰糖,跟我说这是她得到的奖励,我一吃——哎哟娘喂,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糖。”
一个老太婆看似说着闲话,实际上却是在暗戳戳的炫耀。
其他老婆子不服气,也纷纷七嘴八舌说了起来。
“听说,每三个月一次大测,会给前三名的孩子发放那劳什子的奖学金——第一名足足有一两银子!天啊,不知道谁家的孩子能如此幸运,能靠着上学赚大钱哩,哈哈哈,总之,我家乖孙女,这两次的周测都是第一名哩!”
“哼。”
攀比不过的妇人和老婆子心里有点不爽,但一想,林糯糯当初就说过,这奖学金是激励大家学习的,并不是为了让大家借此来压迫孩子的。
所以第一名有一两银子,第二名奖励五百文,第三名奖励三百文,剩下的那些孩子,也有参与奖——每人十文钱,这都可以买好几个肉包子啦!
免费上学不说,每三个月还有钱拿,这等美事,谁不乐意把孩子送去上学呢?
林糯糯为了防止家长们太过望女成凰的,因此也立下了规矩,若是谁因着学习压力孩子,被她发现了,就会取消掉上学的名额。
村里人自然不会那么傻,为了争那一两银子的奖学金,而失去上学的机会。
一顿饱和顿顿饱,他们还是分得清的。
那奖学金嘛,就看娃的个人造化了。
聪明的就得第一名,一般的得个参与奖也是不错的。
况且他们送她去上学的初衷是想让对方认得字,倒也不求她能读出什么花样来。
也有个别家长不服气,觉得林糯糯区别对待,为何男娃就要花钱读书?
林糯糯只说:不满意可以去镇上读书,一样要花钱。
再加上其他受了林糯糯好的村里人都帮着说话,那点微弱的抗议声,很快就被淹没在一片赞美之中。
况且虽说男娃要花钱上学,可待遇却比镇子上还要好,平常学得好了,奖励也不会少,老师也不会偏心。
见自己男娃每天都快快乐乐的,巴不得去上学的样子,村里人也就默认了林糯糯设下的这个规矩。
林糯糯露出一个早知如此的莫测微笑。
什么公平啊意见啊,只要好处够多,她给的够多,一切都能变得合理起来。
有钱,有权,她就是规矩。
况且觉得不公平的只是那寥寥几人,村里所有人,从梯田到修路,再到免除赋税,再到学堂,哪个人敢说没受过她所带来的一丁点好处?
谁敢说林糯糯一句不是,其他人的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他!
林糯糯民心所向,成了村里当之无愧的小福星。
不说别的,现在她在村里人转悠,谁见了她不满脸堆笑。
林糯糯若是挑饭点去谁家,那户人家激动又局促的,恨不得把家里所有好东西都拿出来招待林糯糯呢。
世上还是好人多,懂得知恩图报的人也不少。
古槐村的村民们大多淳朴善良,这也是林糯糯舍得为他们花钱的原因之一。
每次路过学堂,听着里面传来的朗朗书声,林糯糯总是会驻足一会,内心颇为欣慰。
希望未来,她能找到更多心善的富商,让他们在各地村落里开设起希望学堂来。
哪怕不是让他们考取功名,至少也不至于大字不识几个的。
她希望全天下的孩子,不论是女孩还是男孩,都能读得起书,不至于因为自己贫瘠的家庭,而一辈子目不识丁。
一股成就感充斥在林糯糯的胸腔里,让她走路都生风。
这种感觉,甚至比火锅店赚大钱还要舒坦。
反正她赚这么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
林糯糯完全不心疼的。
她刚想慢慢踱步回家,忽然发现,学堂的墙根下徘徊着一个十来岁的女人。
这是哪个孩子的家长么?
怀揣着好奇,林糯糯便走了过去,礼貌出声:“请问你找谁?如今学堂还没有下学,若是想接孩子,可以晚些时候再来。”
话虽如此,可林糯糯心中十分纳闷。
这学堂就在村中央的位置,哪怕是住的最远的孩子,家里到学堂的距离撑死了半个小时,根本用不着大人来接送。
况且如今都是大路,走起来也安全。
这女人徘徊在这,意欲为何?
女人嘴里念念有词的,乍一听到林糯糯的声音,她吓了一跳。
这是一个不到三十的女人,皮肤有些黝黑,两颊还泛着类似高原红的红晕,相貌只能算普通,并不出众。
看她的年纪,想来她的孩子也有十来岁了。
由于操劳,她的手看起来很糙,手上还拿着一根木棍,这让林糯糯越发迷惑。
顺着林糯糯的目光,女人赶紧把木棍一丢,然后在原地站好,一副局促又腼腆的样子,像是被教导主任抓到的学生,有些尴尬,又有些忐忑和羞涩。
林糯糯看到掉落在地上的木棍,那棍子旁边的沙土上,歪歪扭扭的写着几个字,想来就是这女人用木棍划拉出来的。
林糯糯瞬间了然。
“你也想读书?”她问。
女人迟疑了一下,然后在林糯糯鼓励又坚定的目光下,缓缓点头,呐呐出声:“嗯。”
从小家里穷,每次看到弟弟去念书,她都很羡慕,央求了弟弟好久,他才勉勉强强教她了几个字。
后来她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便很快嫁人生女,如今女儿十岁,也因为穷,一直没去上学。
没想到却有了免费读书的机会。
女人很羡慕。
女儿也懂事,每天回来都给她教今日学到的东西,还偷偷摸摸跟她说,她可以空了来学堂外头旁听,跟着她们一起念书!
女人如何能不心动。
她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没想到今天却被林糯糯逮个正着,女人很是难为情。
林糯糯却爽朗的笑了。
“这样,你可以再去打听打听,村里人有谁家的妇人,甚至是老婆子也想念书的,可以收集一个名单,学堂是上三休一的,以后到了休沐时间,你们都可以来学堂读书认字,不过李老师精力有限,只会教你们基础的,剩下的不懂的才会为你们授业解惑,总之,大部分时间靠你们自学,你可愿意?”
女人哪里有不愿意的!
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一把年纪了,也能免费读书!
这天下学后,林糯糯把这想法给李如是说了,她本来还担心这会让李如是吃不消,毕竟天天当老师,也是够受罪的。
没想到李如是却十分喜欢这项教书育人的工作,满口答应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