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朱儁解释道:“此一时彼一时。过去秦、项之际,天下大乱,百姓没有固定的主人,所以招降、奖赏、归附的人,来勉励他们。
现在海内统一,只有黄巾军造反,如果能容纳他们投降,就无法勉励他们向善,使贼人得到好处。
如果他们投降之后,得以存活,那么就会更加大胆的造反,以后如何管理?叛乱将会永不停歇。
想要造反就造反,失败就投降,所以我接受投降,不是好计策。”
秦颉思索一番:“韩忠所部已经没有战心,如果不让他们投降,怕是会殊死抵抗。
如今宛城被包围的宛如铁桶一般,他们殊死抵抗,我们伤亡恐怕会更大。”
朱儁思索一下,“可有良策?”
“正所谓围三缺一,韩忠所部既然已经没有战心,不若撤去韩忠所守卫的城墙的士兵,只攻打其他三面,想必韩忠会出城而逃。”
“善。”
此时的韩忠心心念念的等着朱儁的回信,彻夜难眠。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次日,看到自己守卫的城墙,已经没有敌军。
“想必是朱儁怕回信,被赵弘等人发现,所以今日撤去包围,不若我们开城投降?”亲兵队长试探着说道。
“城中还有数万袍泽,没必要因为我们的投降,使得敌军攻入,传令下去,全军出城,同时通知赵弘。”韩忠不忍心因为自己放弃了抵抗,导致引狼入室。
宛城城门打开,韩忠所部徐徐出城,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刚真蹲完军队,朱儁率领骑兵冲来。
看着飞奔而来的朱儁军,韩忠大骂:“朱儁老儿,不讲信用。全军准备战斗。”
骑兵来的太快了,朱儁早就等这一刻,如割草一般。黄巾军节节败退,韩忠趁乱逃跑。
不妨身后一彪军马前来,为首之人广额阔面,虎体熊腰,正是迟迟赶到的孙坚。
他因为徐州黄巾之乱,率兵讨伐之时,独自追击,单骑深入,被黄巾军围杀。
随后虽然斩杀了黄巾军的几十名伏兵,自己也受伤坠马。
倒在草地中。孙坚的士兵分散寻找,但是也毫无头绪。
多亏他的战马自己跑回军营,跑到黄盖二人面前剧烈的嘶叫。
黄盖认出是孙坚的马,忙追随战马寻找,最终在战马的指引之下,才找到了受伤昏迷,倒在草地中的孙坚。
如此休养了十多日,孙坚才带领士兵前往南阳。
耽搁许久,紧赶慢赶之下才赶到。
孙坚手持宝刀,看向奔逃而来的黄巾军,当头一刀斩杀韩忠于马下。
可怜韩忠,没有认清自己的形势,只不过拜拜受死。
黄巾军四散奔逃,朱儁与孙坚见面,自然是大喜,但是想要攻击宛城,却被赵弘率军打退。朱儁只能恨恨的退军。
“中郎将莫忧,明日我亲自率军攻城。”孙坚自信的说道。
“善,明日我自率军攻打西门,文台打南门,秦太守二人打北门,留东门给黄巾军逃生希望。”
次日,众军攻城。
赵弘守卫的正是孙坚所进攻的南门。
隆隆的战鼓声响起,孙坚军所部以及朱儁支援的两千精兵,手持方盾,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城头进攻。
被盾兵围在一圈保护的,是手持云梯的精壮汉军。
云梯缓缓移动,向着宛城城不断接近。
看着身边脸色刷白,面露恐惧的士兵,赵弘无奈苦笑,他又何尝不害怕呢?
“弓箭手上箭,准备进攻!”为了缓解自己以及士兵的恐惧,赵弘大声下令。
整齐的上弦声响起,弓箭手一字排开,瞄准逐步接近的孙坚军士兵,随着孙坚军将士的接近,弓箭手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双手不断颤抖,仿佛下一秒,就要把握不住,射出手中的长箭。
“放箭。”一声令下,紧绷的手臂松开,利箭呼啸的破空声响起,如乌云蔽日,一波箭雨射向孙坚军。
整个天空仿佛布满了乌云。
作者题外话】:注:孙坚坠马的事情,《吴书曰:坚乘胜深入,于西华失利。坚被创堕马,卧草中。军众分散,不知坚所在。坚所骑骢马驰还营,踣地呼鸣,将士随马于草中得坚。坚还营十数日,创少愈,乃复出战。
吴书讲的,不知道真不真,正好情节发展,安排了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