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看到墨水的反应,感觉很满意。
照这样下去,这个孩子还是可以变好的。
视频继续播放,里面传来一个少年的声音: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母亲已经做了20多年的工,这是一种怎样的毅力?后来,我终于明白,这是责任与爱的力量,支撑着母亲学会了忍耐,再苦再难,始终不抛弃,不放弃。
回到学校后,我发誓一定要发奋读书,考进大学,找一份收入相对高点的工作,决不能让母亲在那样的环境下长期经受煎熬!后来,我的成绩进入了全班前三名,并且成功考进了省内一所知名大学。大学四年,我一边用功读书,一边勤工俭学。
为了尽快毕业工作,减轻父母的压力。2014年大学本科毕业那年,我放弃了读研的机会,参加了四大国有银行的校园招聘,并成功拿到四大国有银行的全部oer,最终选择了到其中一家工作。目前,我已经成为该行地级市分行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是我一直带着那份感恩,秉持一份执着在砥砺奋斗,我也是父母的骄傲。”
这个视频播完了,墨水陷入深思,他的人生已经被挥霍了太久!
是不是也要回头了?
视频跳转,又是一个新的故事。
“出生于农村的晓庆自小过得就是,他人想象不到的苦日子。
居住于偏远山沟的晓庆一家就是贫穷地区里有名的“破落户”。太过于偏远的地区交通闭塞,种种原因限制了这个山村的发展前景。
晓庆家的穷,有部分是环境造成的,但更大部分原因,要归结到人祸上面。父亲很早患有严重的眼疾,视力很差,无法胜任外出打工的活计,只能在自家贫瘠的土地里不断刨食。
而母亲也是自幼体弱多病,与父亲成婚有了孩子后,病情一度加重,几乎无法做体力劳动。晓庆家有三个孩子,吃顿饱饭、穿件新衣在当时的他们一家人看来,几乎是很难完成的事。
晓庆的哥哥很懂事,他深知家徒四壁的困境下,只有走出去才有希望。九年义务教育一结束,哥哥就背上简单的行囊,和同村的人一起,奔赴在外出打工的路上。
因为能吃苦、肯吃苦,这双瘦小的肩膀,单薄的身躯分担了高原上一家4口人的生活压力,直到多年以后。
即便有了哥哥的劳动反哺,其实晓庆家里的困难情况依旧存在。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晓庆的身材瘦削得厉害,脸颊上虽然是高原红的肤色,却也凹了进去。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只要一放学,留在家里的两个孩子就是家庭的半个劳动力。捡柴火、割猪草、做饭、做农活,孩子们毫无怨言。
而当时正在读书的晓庆明白,只要努力读书,眼前的困难就是暂时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话他深信不疑。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红灯绿酒,想要见见世面的孩子十分欣喜。可让人感到难为情的是,节目组并不完全支付农村孩子到达城市的费用。
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晓庆的父亲拄着拐杖,从村东头借到西头,一堆零票子组成了上百来块,交到了晓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