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里,朱晓明看到暴增的粉丝数量,劲头更足,跟打了鸡血一样。
“家人们,烤肉是一道极品的菜品,制作原料有猪肉、牛肉、蔬菜、海鲜等。独具风味,历史悠久,有浓郁的香味和鲜美的味道,可大大提高食欲。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烤肉与刀耕火种时的烤肉并不相同。”
没想到吃个烤肉,还能学到知识,跟风来的粉丝们,一边津津有味的吃,一边惬意的刷逗音。
没想到这个烤肉店的经理,还是个有学问的大咖,难怪第一时间想到靠天哥的威望来赚钱,还能取得天哥的同意。
“《汉代画象全集中有两幅图画,一幅选自朱鲔石室的画象,一幅选自孝堂山墓道石刻,这两幅图画都是描摹古代人们烤肉的情况的,都是汉代作品。”
“烤肉是中国久负盛名的特色菜肴,凡遇雪,则暖室赏梅,吃炙羊肉的记载。最早的烤肉,是把牛肉或羊肉切成方块,用葱花、盐、豉汁稍浸一会儿再行烤制。明末清初时,蒙古人则是把大块的牛、羊肉略煮,再用牛粪烤熟。到了清初时代中期,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烤肉技术日臻完善。道光二十五年,诗人杨静亭赞道:严冬烤肉味堪饕,大酒缸前围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争得醉烧刀。”
“位于宣武门内大街的烤肉宛和什刹海北岸的烤肉季,是北城最负盛名两家烤肉店。两店一南一北,素有南宛北季之称。烤肉宛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最初是店主宛某带着伙计,手推小车,上置烤肉炙子,在宣武门到西革一带沿街售卖烤肉。咸丰年间,在宣武门内大街设立了固定的门面,专营烤牛肉。烤好的牛肉质嫩味鲜,馨香诱人。烤肉季开业于同治未年,店主叫季德彩,起初在风景优美的什刹海银锭桥边设摊卖烤肉。到了1920年,才在什刹海北岸建立了店铺,专营烤羊肉。烤出的羊肉含浆滑美,令人久食不厌。”
一长串的介绍砸过来,把粉丝们唬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都知道烤肉这项美食,源远流长,可是没想到,有这么大的讲究。
一般来说,人们只忠实于自己的味觉,谁管历史怎样。
有人发起弹幕:“我知道有一家烤肉,特别好吃,跟尚品烤肉不分上下。”
“你说的是不是伍忠黄家烤肉?那个我还真吃过!”
“嗯啊,黄家烤肉是山、东传统风味名吃,与章丘大葱、龙山小米、明水香稻并称“章丘四大特产”。
著名的黄家烤肉,发源于章丘古城--绣惠镇。黄家烤肉系明末黄氏祖传,迄今300余年的历史,因其整猪烤炙,制作工艺独特,皮酥柔嫩,清香可口,早在清朝时就颇有名气,并由著名商贾孟洛川带入宫廷,受到慈禧太后的褒奖。
改革开放后,黄家后人黄伍忠经过十几年磨砺创建了黄家烤肉正宗楼。出品的“伍忠黄家烤肉”以鲜香味浓,皮酥肉嫩,肥而不腻,久放长存闻名于省内外,备受社会各界欢迎。”
看到弹幕上,黄家烤肉如此受欢迎,粉丝们就想知道,他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