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孙策的说法他也是坚信不疑。
因为孙策的使节把各种细节都说得清清楚楚,派到居巢和皖城的探子也报说这两地前段时间的确是有大队兵马调动的迹象。
众人得知此事,自然都是齐声祝贺,只有刘晔觉得事有蹊跷。
他毕竟年轻,没有城府,自然被刘勋看了出来。
当被问起的时候,他也是实话实说:
“皖城城坚池深,攻难守易不可旬日而举。
若我军兵疲于外,则国内虚,若魏延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
是将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今出,祸今至矣。”
刘勋表示刘晔说得很有道理,然后拒绝了他。
因为张绣在皖城另立庐江郡的事情,刘勋一直耿耿于怀。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机会,他又怎么可能放弃?
不过他也不是完全无视刘晔的建议。
所以干脆兵分两路,让族弟刘偕和刘晔去打皖城,自己去攻居巢。
主要是居巢城小,要比皖城好打得多。
再者一旦真的出现什么变故,自己逃回舒城也更方便。
刘晔无奈,只能跟刘偕前往皖城。
唯一让他欣慰的就是,刘偕不像刘勋那样刚愎自用。
在攻打皖城遇到挫折以后,他便果断把指挥权交给了刘晔这个谋士,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
双方就这样有来有往打了一段时间,刘晔渐渐摸清了桥蕤的套路。
比刘勋强。
但强得有限。
此外皖城兵力也的确是不足,这种事情做不得假。
这也让刘晔的担心渐渐消失。
如今他不求刘勋能打下居巢,只要拖住魏延,不被他赶过来就好。
刘晔在地图上勾勾画画,最终一拳砸在桌上,抬起头看向刘偕:
“将军,若无意外,三日之后我等便可破皖城!”
“好!”
刘偕也不怀疑,闻言便喜上眉梢:“吾尝闻城中桥氏有二女,皆国色也!”
刘晔愣了愣,“将军的意思是……”
“吾早已想好,待破城后,由某自纳小桥,吾兄纳大桥。”
刘晔听到这里已是有些哭笑不得,“将军可知那大桥和小桥便是桥蕤之女?”
“什么,居然是那家伙的女儿?”
刘偕还真不知道。
一开始觉得让桥蕤当了自己的老丈人有些不爽,但转念一想却又高兴起来:
“桥蕤背弃主公,投靠张绣,可谓不忠不义,如今若能当其面霸其女,岂不美哉?”
刘晔沉默不语。
比起刘勋、刘偕两兄弟,他对桥蕤的观感自然是更好。
只是桥蕤先前战败投降张绣,如今两人立场对立,已经变成了敌人。
哪怕觉得刘偕想法不妥,但他也不好说什么。
况且看刘偕那股兴奋劲儿,哪怕自己不同意也没用。
如今他能指挥全军,也是因为刘偕首肯。
换言之,作为主将的刘偕随时都能够收回指挥权。
想到这里他便点了点头,“待城破后,一切便由将军作主。”
说是这么说,他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要偷偷把这个消息告诉桥蕤,最好能让他把两个女儿先送出城去。
毕竟祸不及家人。
至于桥蕤,要杀要剐也已经不是他说了算。
他在内心长叹一声:
“甚矣,汝之不慧!
桥公你为何要投张绣?
此人虽强于刘勋,却也无法与袁术相提并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