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这是准备迎接吐蕃使团的礼仪和人员单子!,请殿下查看。”
“殿下,鸿胪寺这边也都已经准备妥当,请殿下放心。”
外交礼仪这块,自然是礼部在管,而具体接待则属于鸿胪寺管辖范围。
大唐的职权衙门和官员其实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李弘也是没想到,所有提前工作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怕是他们之前准备好是为了朝会呈给母后,可没想到母后这次让自己全权接见吐蕃使节。
准备好的东西朝会没呈上去,倒是带到了东宫。
看来倒是省了自己许多事情。
可能遇到司农寺几个不学无术的官员,让李弘对大唐的职权衙门和官员做事能力有所质疑,此时看来,只是李弘恰好碰到了一个不怎么善于做事的衙门。
其实农事自古如此,多是外行在指挥内行。就是放后世,某某专家也是很不靠谱的代名词,尤其农业方面的,有时候有些提议出来,都能让人莫名其妙。
收割机收小麦,要加装喷淋系统,这就是他们做的事,看来几千年以来,这些人一直都不怎么靠谱,这是遗传病。
难怪几千年华夏的农业一直都进展不大,一直到了解放后才有较大的发展,还是因为优质种子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
和两位大人具体谈了谈一些细节,比如服侍礼仪方面,李弘对此比较生疏。需要注意的一些禁忌李弘也一一问过,时间晃眼已经到了快正午。
李弘从这两位大人这里可是学到了许多,尤其礼仪方面。
两位大人在东宫太子这里,自然是太子有问,他们必然尽自己所能做答。
“好了,眼看就到了午膳时间,本宫做主,留两位大人在这里用膳!”
“谢殿下!”
送走两位大臣,李弘也是感叹此时的君臣关系之融洽,幸好自己不是在清朝做太子,好像那时候也不提前设置太子,皇室一般喜欢养蛊。
不管那时候设不设太子,就算做个阿哥,一天眼前全是磕头虫,多无趣。
送走两位大臣,李弘就让人去工部和都水监询问水车的事情。
其实都水监可不是管这个的,而是管河道运输这方面事务的,不过去问问也无妨,也许人家真有精通这个的。
李弘本打算今天自己去趟弘文馆,可还没有成行,倒是去长安郊外统计小麦粟米亩产的杨炯先回了东宫复命。
杨炯捧着十几个册子,当时就将李弘看的有些傻眼。
他让杨炯去统计两种不同作物的亩产,怎么杨炯直接呈上来十几个册子?
“杨炯,这些都是你统计上来的亩产数量?”
李弘都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实在是册子有点多了。
“回殿下,炯这次走了长安近处十三个州县,这些册子里都有具体记录当地小麦和粟米的亩产,还有一些老农对此事的建议,炯也一并记录下来,一同呈给殿下。”
“看来这册子里除了亩产数量,还有普通百姓的民声,你做的很好!”
“册子先放下,陪本宫去弘文馆走走!”
“是,殿下,不知道殿下去弘文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