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大学位于四环边上,旁边就是体育中心。
西门是学校最具标志性的大门,附近聚集了不少拍照留念的人,大部分都是家长带着孩子一块来报道。
陈南并不像其他人那样需要志愿者指引,他一路穿过拥挤的人群,凭着记忆就来到了西苑,这里是大一新生报道的地点。
他交完学费,就拿着收据来到法学院法学二班进行登记。
说是登记处,其实不过只是支了个遮阳的棚子,再摆了一张桌子而已。负责登记的是两个男人,一个穿着衬衫,另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上去都比陈南大不了几岁。
“同学你好,请问你是法学二班的吗?”戴黑框眼镜的男人开口问道。
陈南点了点头,他很快就想起了眼前这个戴黑框眼镜的男人是他大学四年的班长刘宏宇,他在本校一路读到了博士,之后留校工作。
他长相平平无奇,但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加上很会来事,和学院领导关系很好。
“我叫刘宏宇,也是法学二班的,这是我们的辅导员曾汉波老师。”刘宏宇向陈南介绍身旁穿衬衫的男人。
“老师好!”
陈南热情地向这位未来要相处四年的辅导员打招呼。
曾汉波个子并不高,大概一米七左右,可能是经常熬夜的缘故,脸上长了不少痘。
“你好!”
曾汉波笑眯眯地跟他打招呼,同时拿出一张登记表说道:“先在上面登记一下,然后我们给你安排宿舍。”
陈南在上面扫了一眼,大部分人都已经登记过了,自己宿舍那几个熟悉的名字也在上面。
看来自己是宿舍里最晚到的。
到头来重生了还是逃不过住门边上的命运。
“请问是有什么问题吗?”
刘宏宇见他不动笔一直盯着登记表看,便好心的问道。
“没什么,我只是看看我是不是最晚到的。”
他摇了下头,填写了一下自己的身份信息,领了刘宏宇递过来的钥匙,寒暄几句后便前往宿舍。
刘宏宇很会为人处世,和他相处简直如沐春风,加上他以后会成为班长,和他打好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法学院到宿舍大概10分钟的路程,一路上能碰见不少清凉打扮的小姐姐。
相较于隔壁的职业技术学院,应天大学要更加自由,讲究包容万物,而且应天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男女比例要比隔壁好得多,妹子也更会穿衣打扮。
这些女大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这个大染缸,浑身洋溢着这个年龄段独有的青春气息。
最最最妙的是,她们还相信爱情。
职场上的女性在受过社会的残酷毒打后都会变得不再相信爱情,她们信的只有拿到手里的钞票,信的只是你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美其名曰安全感。
但这并不能怪她们,她们曾经也纯真过,相信过爱情,也想和另一半化作比翼鸟,自在地翱翔于天际。
但现实的引力太过沉重,重到她们飞不起来。
而不出意料的,这些洋溢青春气息的女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也会褪去身上那份纯真,沦为这个大染缸的一份子。
2010年应天大学的宿舍普遍还没装电梯,每年秋季入学总有不少学长在楼下叫喊着搬行李一次五块。
如果是女生的话,免费也未尝不可。
这些家伙大一没找着对象,就把目光放向涉世未深的大一小妹妹身上。
免费帮你把行李搬上楼,再打着“你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有事可以找学长”的名号,你还好意思不给QQ号吗?
陈南一个人扛着沉重的行李箱,艰辛地爬了六层楼才到601。
他大汗淋漓地站在门口,里边的吵闹声就没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