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将军,你看,朕现在没有住的地方了,只能求将军收容一晚了。”
“陛下,末将愧不敢当。”
皇帝陛下,众人关注,龙帐所在,自是大军注视的焦点。
众将士见皇帝陛下将龙帐,让给患病士卒住用,无不感慨万千。
孙德昭心道:“陛下失一帐,却收全军之心,真雄武之主。”
那些淋着雨的普通士卒,心下也是暖的很,设身处地的讲,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生病,不负伤。
皇帝陛下能做到这一步,那说明心里是有他们的,并不是把他们跟烂狗屎视为一类的。
再到皇帝许下赏格,全军振奋,这可是最实际的,参战的一人十贯钱,砍一颗人头就是五贯。
若不是军中严令禁声,怕是这些士卒当场就要直呼万岁。
杨师厚一直跟在皇帝身后,他作为皇帝亲卫都副指挥使,此时最担心的就是不能上阵杀敌。
“枉我空有一番本事,却在陛下左右。”
在杨师厚看来,陛下亲自上阵厮杀,是不可能的,他作为亲兵护卫,自然要保护皇帝周边。
“不能建功,何来功业。”
杨师厚踌躇再三,还是没忍住。
“陛下!”
李晔奇道:“师厚有事?”
杨师厚半跪行礼道:“末将愿为一小卒,为陛下冲锋陷阵,请陛下恩准。”
李晔看了看朱珍,笑道:“朕身边的护卫都不愿守着朕了,朕何其孤怜也!”
朱珍道:“陛下身边猛士群聚,末将为陛下贺。”
朱珍的眼力自然不差,霍存、葛从周、李思安等名将,皆是由朱珍先提拔重用。
眼前的杨师厚虎背熊腰,眼色凌厉,行走颇有气势,一看便是精于武艺,勇悍之辈,只要稍加调教,必是一员猛将。
杨师厚的下限,朱珍一眼就能看出,至于上限,哪怕朱温当时也是看走了眼。
按照正常的历史,朱温数年后,欲对荆襄十三州用兵,令当时的压衙杨师厚,领衙内军三千充当前锋,朱温自领五万大军跟进。
然后……然后就没老朱什么事了。
杨师厚凭借三千人马,所向无敌,一路平定荆襄十三州,真所谓遇神弑神,遇佛杀佛。
朱温带着五万兵马,一路跟着杨师厚的屁股吃灰,到最后,杨师厚领着三千衙内军,押了三万俘虏,向朱温报捷。
如此璞玉,李晔自然珍惜的很,一声“滚!”,将杨师厚驱出帐外。
朱珍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
能让皇帝肆无忌惮的爆粗口的,天下能有几人,皇帝陛下对他朱珍可是客气的很,一口一个“朱将军”,一口一个“爱卿”。
客气嘛,尊重是有的,但也有距离啊!
朱珍心叹,此人简在帝心,怕是出头之日不远了吧!
“陛下,歇息吧!”
李晔点点头,今夜注定无眠啊!
各位大爷,求票票,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