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熊掌国战列舰主炮的火力压制下,津门的岸防炮台已无暇向码头及港区进行精准的火力投送,他们被迫让港区内的卫戍部队独自面对突然登陆的熊掌国军队。因为岸防炮台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已由压制港区码头的敌人转变为应付试图冲入港区的敌方舰队。
因为如果不优先击退近海海面上敌方舰队,任由敌方的舰队逐个摧毁本方炮台,那么用不了多久,整个津门港,卫戍部队将会输掉所有筹码,丢掉港口那也会是迟早的事情。
各个炮台重新调转炮口,指向洋面,瞄准熊掌国的舰队进行开炮还击。数发炮弹在熊掌国远东舰队的舰群中激起了数十个巨大浪花。
面对岸防炮台的炮击,熊掌国舰队并未慌乱,他们迅速变换阵型,所有战舰船头朝向炮台,避免将战舰一侧暴露给岸防炮台。
这样改变队形的好处是让舰队所有战舰船头指向港口要塞,避免船侧展开形成巨大的受弹面,尽可能的降低本舰中弹遇袭的概率。同时,让战舰所有主炮与副炮,只要能瞄向舰首方向,统统调转炮口,开始进行炮战的准备工作。
如此,在整个津门同时爆发了港区卫戍部队VS登陆的熊掌国部队,近海熊掌国东方舰队VS津门炮台的战斗。
津门毕竟是李国涛邀请秃鹫国大工程师耗费数年建立起来的大型岸防要塞。在炮台集中火力调转炮口应对熊掌国的舰队后,双方的远程炮战立刻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早在津门炮台设计之初,就将炮台有可能要面对西方列强大型水面舰艇炮袭作为假想情况,因此津门炮台不乏有十门240mm克虏伯大口径岸防炮。而熊掌国远东舰队这边最强的两艘三圣人级战列舰主炮口径则高达305mm。
津门炮台的优势在于炮台位置极佳,射界清晰宽广。熊掌国远东舰队的优势在于火炮口径更大,且在洋面上机动性更强。双方各有优势,且都是训练有素,因此相互炮击了两个小时,仍是无法分出高下。
但在码头港区这边,熊掌国登陆的部队逐渐占据了上风。一方面原因是,李国涛不长记性,在被偷了一次滨海城后,自认为津门港炮台林立,熊掌国海军不敢贸然进攻。加上喜都城攻防战的失败,常人思维是熊掌国的远东舰队应该想着如何能全身而退,退回自己在东方的势力范围,而不是孤注一掷的继续进攻。
所以,李国涛等人的所有作战重心都在滨海城以东地区,而没考虑过滨海城以西地区。如此想当然,在津门的驻军自然不会多。
事实上,李国涛在整个津门城也就放了一个师的兵力,此次乌沙科夫与苏沃洛夫卷了自己在滨海城所有家当,整整两个师的兵力在津门港登陆。而且熊掌国这边还有苏沃洛夫这个大军事家的属性加成。渐渐的,港区战斗的天平开始向熊掌国这边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