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两个字——短视。”
“怎么个短视法?”
“以士农工商来划分阶级就是一种短视。”
见对方不解,萧云毅继续道:“社会的财富以农为本,却把农民列在士之下,确实不该。”
冯俊生听了点了点头,有一定的道理。
萧云毅又道:“社会财富是靠商人流通。”
“比如冯公子去买花了十文钱去买馒头。而馒头老板赚到了钱正好想到自己儿子一直喊着要吃糖,就用这十文钱去买糖。”
“而买糖老板赚到这十文钱,正好想着早上起来不小心把妻子的发簪摔断了,就去用这十文钱买了一只新的发簪。”
“而首饰店老板赚到的钱也用在了吃穿用度上。”
“这期间流通的钱只有十文,创造出的价值却翻了好几倍,这就是社会财富流通的好处,它可以让同样的财富因为流通而让更多人提高了自己的生活。”
“但朝廷却不断打压商人,把他列入最下等,降低财富的流通。”
“而工匠是创新的基础,比如耕田的犁,如果能提到犁的效率,可以缩短耕田的时间,农夫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时间耕种更多的田地,一年下来可以收获更多的粮食。”
“另外如果能提高马车通行的效率就可以提高货物的流通速度,增加的财富流通速度。”
“这两个只是例子之一,还有可创新的方向太多了。”
“如果不同行业能互相配合,百姓的生活可以大幅度的提升。”
“而士排在他们之上,并且他们之间甚至有难于跨越的鸿沟,这样一来,为了能获取功名,他们会拼命的往“士”上挤,导致其他行业缺少人才,最后畸形发展。”
“到最后百姓的生活并不会获得多大的提升,顶多也就比之前的战乱好一些而已,但是如果出现一两次天灾,百姓又会开始流离失所,甚至出现饿死。”
听完萧云毅的话,冯俊生大为震撼,他从来没考虑过这些,甚至有时候会因为自己是士子的身份而沾沾自喜。
而对方一下子把整个社会都剖析得清清楚楚,让他看清了很多东西。
随后拱了拱手感叹一声:“萧兄大才也,俊生佩服。”
接着他又道:“以后若冯某为官,定要大举发展商业,匠人,农业,不做那短视之人。”
萧云毅却笑了笑,并没有回应,对方并没有明白他的意思。
读书人看不明白,偌大的王朝的掌权者怎么可能看不清?
但是还是明显有意打压其他行业,不就是害怕某些人会成长起来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只要把人才都引导到科考上,禁锢他们的思想,并且让他们争个头破血流,这样一来,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老百姓就是有反的心,没有人才领导,也不过是一盘散沙,不足为据。
而这种行为在萧云毅看来就是目光短浅,这是为了一己之私,让人类的文明按下暂停键。
萧云毅弃文从武也有这方面的考量,掌握枪杆子比掌握笔杆子重要。
皇帝也从来不忌惮文官,文官抄家灭族也不过是在他的一念间。
掌握兵权才是皇帝最忌惮的,只有掌握兵权才有可能让他妥协。
此时萧云毅干粮也吃完了,随后便对冯俊生道:“好了,感谢冯公子的招待,明天还要赶路,就不多聊了,冯公子也早点休息吧。”
“好的,萧兄请。”
萧云毅回到原来的位置,看到念娇正盘腿而坐,也没去打扰,自己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躺下休息。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有一股危险的气息袭来,萧云毅体内的内气应激而起,整个人顿时就清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