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
这是人们对封建王朝官府力量的普遍认知。
民不与官斗。
这是封建时代人们的普遍选择。
士农工商。
商排在最后,在封建时代的地位,还不如农民和工匠。
当然,我们都知道,事实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因为封建时代的商,常常是与士(官)勾结起来的。
就像扬州八大盐商,个个富可敌国,哪一家没有几位扶持的官员在朝?
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关系网,除非朝廷能够下狠心,不然只凭林如海一介巡盐御史,想要打破局面,没有丝毫可能。
不过,林如海也没有想着,只用两三年的时间,就把两淮盐政的弊端,彻底扭转过来。
就算他有皇帝的坚定支持,时间也不在他这一边。
想要理顺两淮盐政,不是一两年之功,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苦功。
林如海对朝廷再忠诚,也无法死守在扬州巡盐御史任上,他的连任,已经打破了常规,第二个任期过后,就算他仍想留任,朝廷和八大盐商的幕后大佬也不会同意。
所以,林如海只是想在任上的时候,竭尽所能,上为朝廷,下为盐户、百姓,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实现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
没打算与扬州八大盐商,以及盐商背后的势力死磕。
这就好办得多。
两淮盐政现在已经是铁板一块,不好轻动。
贾环便建议,林如海另辟蹊径,向朝廷申请,在两淮盐政原有官定盐引的基础上,增批一些新的盐引。
原有官定盐引,仍然由八大盐商把持瓜分。
林如海新申请下来的赠批盐引,则引入其他盐商,进入到两淮盐政这盘大棋之中。
一潭死水不好操作,引入一些活水,把死水搅浑,就可以浑水摸鱼了。
林如海对目前的两淮盐政,已经有了一些认识,知道两淮盐场的产量,绝不止官定盐引规定的产量。
他的暗访结果是,两淮盐场每生产一斤官盐,就会同时流出一斤私盐。
如此一来,贾环的这个建议,就有实施的可能,至少,增批的盐引,不会无盐可买,沦为一张废纸。
林如海思虑再三,没有想到比这更好的办法,便拟了一封奏折,用扬州巡盐御史的直奏权,直接送到建和帝的御案上。
建和帝继位五年,已经熟悉了做皇帝的门道,不再满足于只做个有名无实的皇帝。
皇帝的实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军权!人事权!财权!
军权,被太上皇牢牢控制,建和帝这几年,虽然也在军中,安插了一些自己的人手,但是整体实力仍然十分弱小。
况且,建和帝的帝位名正言顺,军权早晚都会到他的手里,所以在这方面,建和帝的动作,并不急切。
人事权,也大半在太上皇手中,如今朝中的内阁学士、六部尚书等高级官员,几乎仍然都是太上皇的老人,不过建和帝的身边,也聚集了一批中高层官员,在某些方面,已经能够和太上皇掰掰手腕。
而且,太上皇有感于建和帝继位以来,朝局大体还算平稳,对建和帝的统御百官、管理朝政能力,有了一些认可,也主动出让了一些人事任免的权力。
所以,在这方面,太上皇和建和帝,虽然有些较量,但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没有什么正面大冲突。
财权,是太上皇和建和帝竞争的重点!
大乾王朝立国近百年,国力如今正处在鼎盛阶段,本该没有什么财政问题。
可是,太上皇退位前那些年,朝局出现一些动荡,又任用了一批国之蛀虫,再加上大江南北灾患不断,令大乾王朝的财政,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
太上皇退位之后,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力,又从本就不富裕的国库里,抽调了上千万两银子,给自己修建了荣养宫殿园林。
建和帝为了彰显孝道,对太上皇的行为,不仅不能反对,还要大力支持!
导致大乾王朝这几年,财政状况愈发不堪,每年都有几百万两银子的财政赤字。
太上皇只管享受,搞钱的重担,全落在建和帝的肩上。
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建和帝甚至已经偷偷做起卖官鬻爵的勾当,贾琏捐的同知官职、贾蓉捐的国子监监生功名,只是豹之一斑。
不过,建和帝脸面还是要的,卖官鬻爵只是小范围内偷偷在干,只有宁荣二府这样的世家大族能找到门路,一般人家就是有钱,也找不到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