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过了有十几分钟的样子,楼下魏文博就带着其他十四名学员,背着被褥,提着个人用品,来到宿舍。
砺剑七组的人经过陈铭的安排,宿舍全都集中到一栋楼,并且将学员和部队的老兵宿舍都混合一块。
想要真正的合作,那就不能分堆聚集,陈铭宁愿他们宿舍和宿舍之间产生竞争,也不愿意看到,学员和老兵之间有隔阂。
一切收拾妥当后。
陈铭在魏文博的协助下,将所有人集中到文化课讨论室,还特意叮嘱魏文博将申报课题的立项证书挂在讨论室。
一切准备妥当,陈铭径直坐在了首位,目光平静的扫了一圈周围。
完全没有刚担任组长的那种稚嫩,手足无措的情形,其他成员也是一脸懵逼,搞不懂陈铭为什么刚来就能当组长。
搬宿舍的时候,魏文博也没明说,这种事情他也不好说,总不能拉着人就告诉人家,自己已经从正组长,变成副组长了吧?
等所有人平静下来后。
陈铭目光扫过众人神色,将他们的表情一一收入眼底,淡笑道:“先做下自我介绍吧,可能在场的还有同志都不知道我叫什么。”
“我叫陈铭,来自东部战区七十一军炮兵旅。”
“从今天开始,我就是咱们砺剑七组的组长,安排大家都搬过来的原因很简单,相信你们也都能猜到。”
“做课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复杂的课题,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几年的时间,我们没那么久,也不需要那么久。”
“课题是一个愿景,也是一个主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总结得到的有益经验,这点我不说大家也都明白。”
“如果按照之前文化交流课的进展来看,别说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能不能将课题研究下去都是问题。”
“从下午开始,我来给大家方向,你们只负责收集峰值,参数,举例,魏文博组长负责课题记录。”
“咱们共同来完成这一项任务。”
“这样说,大家都明白了嘛?”
“明白。”
学员没几个人回应,倒是庞大伟几人反应还挺热烈。
陈铭也不在意,刚做组长,有人不服气,或者说不理解很正常,他有的是办法,有的是时间,让他们去服从。
看有些人不回应,陈铭缓了缓,继续道:“今天咱们就正式的从开题,进行开头,之前你们准备的资料可以通通放弃了。”
“咱们重新开始针对《合成作战与信息战未来的紧密结合》来准备。”
“我的要求只有一点,课题在想象时,大家可以大胆一些,随便假设,但是在记录或者收集素材的时候,要遵守六大原则,也就是前瞻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价值性原则,明确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
“下面,我开始安排每个人的分工任务.”
看着陈铭这个刚来的兵,坐在首位侃侃而谈,苏子涛心中就很不是滋味,感觉对方哪里说的不对,可又抓不住重点。
郁闷的坐在那里。
不过,他又不得不承认,陈铭这样安排,让大家都轻松了很多,同样的课题,同样的工作量,集思广益,怎么也比他们原先各自准备各自的,要好的多。
砺剑七组,有陈铭担任组长,经过几天的安排,很快进入正轨。
开始忙碌。
就算有人一开始不服气,可后面接触过陈铭在体能课上,军事学指挥课上,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再也没人提这事了。
没有隔阂,精诚合作,时间就过得飞快。
时光匆匆。
很快又是半年多的时间过去,砺剑计划被上面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
原本大四指挥系学员早该下基层去体验,魏文博和苏子涛也都毕业了,但由于计划的缘故,他们都被留在学院。
不过,这对于他们后续也没啥影响,科大有规定,非指挥系的学员,本科毕业后,可以直接考研,甚至硕博连读,都没什么限制。
但指挥系的学员,本科毕业后,必须去部队基层呆够三年,然后才能继续考研,在学院期间,没有分配基层,他们在学院的时间,也算是积累基层经验。
并且伴随着新一批大四的成员加入进来,砺剑小组再度扩张,从原来的十个,增加到二十多个。
陈铭更是在这半年的时间内,带领七组连续攻克三大课题难关。
课程也从原来只有一个导师,过渡到现在部队里面的参谋长过来讲课。
而今天,正是七组攻克第四个课题的日子。
文化交流室内。
七组二十多人,正在将最后一点的内容进行完善。
副组长魏文博更是脸上布满了喜悦,拿着记录好的文件,兴冲冲来到陈铭跟前说道:“组长,今天咱们的任务就能完成了。”
“导师之前说过,哪个小组完成所有课题,不就可以解散了嘛?”
“那我们七组能在二十多个组里,最先完成,是不是预示着我们,要先解散了?”
“应该是吧。”陈铭淡然的笑了笑。
完成所有课题,那也代表着他在国防科大所呆的时间,要进入倒计时了。
也许是近几天,也许是明天,就该回部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