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老黑回来了,打渔队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李爱国在浅眠中骤然惊醒,耳廓微动捕捉到门外异响——那是刻意压制的脚步声。
鞋底与砂砾地面摩擦发出细碎窸窣,却比秋叶飘落还要轻上三分。
他瞳孔骤然收缩,后背肌肉瞬间绷紧,右手已抄起枕下的五四式手枪。
赤脚踩在冰凉的地面上,脊椎如猎豹般弓起,屏息贴住斑驳的木门。
脚步声在帐篷外凝滞的刹那,他左手闪电般破门而出。
“逮着了!”铁钳般的手掌扣住对方后颈,顺势将人掼进屋内。
闯入者尚未及反应,膝弯已遭重击跪地,紧接着太阳穴被枪管死死抵住。
李爱国右腿膝盖如千斤顶般压住对方腰眼,左手娴熟地摸过敌人周身要害,从对方身上搜出两把手枪,一把匕首。
整个过程看起来非常复杂,其实时间也只不过四五秒钟的样子。
等确定对方彻底没有了翻盘机会,李爱国这才抄起三节手电筒,啪嗒一声打开。
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在掌中旋出银弧,强光劈开黑暗时,照出一张龇着白牙的黝黑面庞。
“老黑?!”
此时躺在地上的老黑,咧着嘴热情的笑:“司机同志,身手又见涨了。不过,麻烦你起来下好吧,肋骨快被你坐断了。”
“哎呀,你刚才怎么不反抗,按照你的身手不应该啊?”
“我要是反抗了,你会不会下手更重?我想你腰间那把三棱刺一直没动用吧,我可不想脸上再多出一道伤疤。”
老黑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
点上马灯,昏黄的灯光弥漫整个帐篷。
李爱国对老黑竖起大拇指:“不愧是老同志了,做事情就是周密。”
李爱国并不是故意拍马屁。
像刚才的情况,换做一个生查子,手忙脚乱之间,必然反抗。
在李爱国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这种反抗只能导致一个结果——受伤。
这种因为误会而导致的受伤事件,在气象局内部已经屡见不鲜了。
点上烟,李爱国也搞清楚了老黑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这货跟着老毛子专家组检查了马兰基地的情况,专家组返回了九局在川省的研究所,老黑得知李爱国抵达221厂后,便连夜赶来了。
“这么说你故意放轻脚步,是为了防止耽误周围其他帐篷里的同志们休息.”李爱国哑然失笑,这还真是见竹篾以为蛇——误会一场。
想到竹篾,李爱国突然有个了想法。
“老黑,你在221厂工作有段时间了,知道哪里能找到竹篾和吧?”
“竹篾?”老黑抽着烟愣了神,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那好,今天咱们去抓鱼!”
外面的天不知不觉的亮了,李爱国正准备跟老黑去寻找竹篾,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来者是李局长的警卫员。
“爱国同志,抓鱼的事情估计要放在下午了,外贸部门送来了一批黄豆,李局长亲自去接车了。”
提起外贸部门,警卫员忍不住感慨:“从去年开始,咱们这边的物资供应越来越紧张了,有很多工人都吃不饱,好在外贸部门及时从海外采购到了粮食,要不然真要出大事儿。”
钓鱼推迟到了下午,正合了李爱国的心意。
警卫员离开后,李爱国拎起铝饭盒正准备去食堂打饭。
他抬头时正撞见周筱梦掀开帐篷帘子。
姑娘的脸被冷风吹得泛红,手指揪着军装下摆的褶皱,身后的刘虹憋着笑推了她一把。
这位昨天还晕倒在工作中的姑娘,补充了营养之后,脸色已经好多了。
“那个.鱼特别香!“周筱梦从兜里掏出个用手帕包着的铝饭盒,指尖被热气熏得发红。
她突然发现角落里擦枪的老黑,声音顿时低了下去,“我我就是来道个谢.“
李爱国接过铝饭盒,顺手将手帕还了回去。他摸了摸后脑勺:“客气了,周同志,咱们都是阶级兄弟,本该互相帮忙,要是没别的事情,我们要去食堂吃饭了。”
“那,那好吧总之谢谢了。”周筱梦倒退着往外走,差点被帐篷绳绊倒。
老黑叼着卷烟凑过来,盯着她同手同脚的背影直乐:“爱国,这姑娘看你时,眼仁儿比56式瞄准镜还亮。”
“呵,几天不见,你这老山参倒会品茉莉茶了。不过,你老光棍这么懂!咋还不结婚呢。”李爱国披上袄,笑呵呵的回了一句。
“.”老黑端起搪瓷缸子,喝了口凉水:“哎呀,这凉水喝着真剌嗓子!”
三十米开外,周筱梦的胶底鞋正碾着戈壁滩上的碎石,刘虹突然拽住她的衣襟。
“筱梦,去之前,我不是给你出了主意,让你帮着洗衣服吗?”
“.刘姐,我跟火车司机同志真没什么,只是想感谢他,再说了那里还有别人,多不好意思啊。”周筱梦的脚在砂砾上拧了几圈,似乎要看看下面是不是像石河子那边一样有石油。
晨光将她烧红的耳廓染成戈壁落日。
“你啊.就在这里骗自己吧。”刘姐的手指头在她光滑的额头上戳了下。
两人有说有笑的回了趟住处,端着搪瓷盆子准备排队打水,却发现今天的水车没有到。
“不应该啊,现在已经六点多了,水车呢?”
“还有.以往那些排队打水的人呢?”
就在两人纳闷的时候,二厂的一个熟人笑着解释道:“你们还不知道吧,四厂的工程师们给水管加装了那啥电热,就算是最冷的天,水管也不会上冻了。”
“呀,这可是大好事,咱们再也不用冒着寒风排队了。”刘虹兴奋的瞪大眼:“四厂的工程师们可是做了件大好事儿。”
水龙头突突冒着清水,工人们、技术员们、战士们端着搪瓷盆子,只用不到五分钟,就解决了以往需要半个小时才能解决的问题。
*****
正午的戈壁滩上,朔风卷着沙砾抽打在吉普车铁皮上。
李爱国瞄了眼腕表,十二点三十分的指针在表盘上微微颤动。
他熄了火,盯着五公里外221厂总厂方向腾起的尘烟。
两根向阳烟蒂碾进砂砾时,两辆军绿色车辆撕开热浪疾驰而来。
“爱国同志,久候了。“李局长的吉普车尚未停稳,车窗里已探出半截身子。
驾驶座后的三名警卫员腰杆笔直如枪,后方卡车上站着七八个精壮小伙。
李爱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十条小猫鱼,李老哥,您还真是钓鱼高手。”
“.”李局长沉默了足足五秒钟,看向警卫员:“开车!”
车队呼啸而去。
李爱国一脚油门踩下,吉普车跟着车队朝着戈壁滩的深处奔驰。
一路上,老黑都在犯嘀咕:李局长怎么成了爱国的老哥了?
不过老黑身为特殊部门的同志,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所以一路上把这些事情埋在心底。
距离221厂最近的一条河是甘子河,这季节甘子河上虽然冻了一层厚厚的冰。
李爱国下车的时候,李局长已经带着那帮子警卫员在河面上砸开了一个洞。
两个警卫员用手把洞里的冰块捞上来,然后把两个钩放到湖水里,蹲在那等着鱼吃钩。
“小赵和小王是警卫队里钓鱼水平最高的,李老弟,今天你就等着吃到美味的鱼吧。”李局长跟警卫员们找来干柴,升起了一堆篝火,一边烤火,一边等着鱼上钩。
只是李局长的脸色很快就黑了下去。
只见小赵和小王了两个窝头,等了足足个把小时,鱼漂一动不动。
“也许今天鱼儿都吃饱了.”李局长有点挂不住脸面。
李爱国嘴角微微上扬,调侃道:“嗯,鱼儿是遇到打窝仙人了。”
“啥是打窝仙人?”李局长一脸茫然,这还是他第一次听闻这个新奇的词语。
“就是那种专门给鱼送饵料的好心人。”
“.”李局长顿时语塞,感觉又被这小兄弟给调侃了一番,可看着这不争气的钓鱼成果,实在无从反驳。
毕竟,这些警卫员们大多自幼便投身队伍。
在艰苦的训练和任务中成长,压根没机会接触钓鱼这项活动,水平有限也实属无奈。
“不着急,不着急.钓鱼要心平气和。”李局长一边抽烟一边安慰自己。
他抬起头,却见到李爱国和老黑回到了吉普车旁,从吉普车的后备箱里取出了四个竹篓和几根钢钎。
“李老弟,你这是?”
“钓鱼!”
李爱国说着话,沿着河岸找到了拐弯的地方。
这里水流相对湍急,河面上虽然也结了冰,但只是一层薄薄的浮冰。
李爱国毫不犹豫,迅速脱掉鞋子,挽起裤腿,一脚迈进了河水中。
刺骨的寒意瞬间袭来,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心中暗自叫苦:这河水里还真是够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