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当地有“麦梢黄,闺女见娘”的传统,也就是在小麦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看望爹娘。
一般这时候,出嫁的闺女就会携夫带子,带上礼物回娘家。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传统,大概是因为麦熟前,新粮没下来,旧粮也吃得差不多了,大家的日子就会比较艰难。
虽然说大多数人家的处境都差不多,但是作为出嫁的女儿,还是希望能够关照一下父母亲人,把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粮食,做成食品,看望父母的时候带过去,也是一种孝心的表达。
女子另一种形式的贴补家里吧。
今年山前村的小媳妇们心气明显高了不少。
大包小包往娘家拎。
往年山前村穷,她们回娘家也只能带一点廉价的礼物或者是自己纳的鞋底什么的,引来家里兄弟、妯娌们的白眼和背后议论。
今年大家卖野味赚了不少钱,出手也大气了不少。
白糖、麦芽精、猪肉什么的也舍得了,档次直接提高了不止一档。
家里人看她们的眼光也不一样了。
小媳妇们对赵文牧的态度也更殷勤了,赵文牧从城里回来,刚好就碰见几拨回娘家的,大家都热情地跟他打过招呼。
“吇吇(蝉)叫,好热天,
家家都把女儿搬。
有爹,有娘回家转;
无爹,无娘好伤心。”
赵文牧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外面有几个小孩子正在唱一首童谣。
他也没放在心上。
走进家里,赵静正在打扫院子。
她就呆呆地站在那儿,手里的扫把机械地扫在干干净净的地面上,就连赵文牧进门都没发现。
显然是在走神。
“姐,我回来啦!”
赵文牧招呼一声,赵静也只是浅浅应了句“哦”。
情况不对呀,这是怎么了?
想起昨天赵静就翻找出给爹娘的鞋子,然后呆呆看了好半天,再联想到外面那首童谣,赵文牧瞬间就明白了赵静在想什么。
他的女孩才不是无爹、无娘的小可怜!
不信问问赵学海、刘素芳,他们是更认闺女还是儿子?
“姐,收拾收拾,待会儿我送你回娘家去,看看咱爹娘!”
赵文牧笑着喊道。
女子回娘家要有男人陪着,不然意思就不一样了。
“哦。”
几秒后,赵静才反应了过来,她扔下扫把,蹦蹦跳跳地回屋收拾东西去了。
几天后。
麦浪滚滚,整个平阳县进入了抢收小麦的紧张劳作中。
赵文牧没有因为麦子不值钱就懈怠,这些天他都是早出晚归,不但要去国营饭店送货,还要赶着抢收家里的小麦。
农时不等人,这个时候突然来一场大雨,就有可能毁了一年的收成。大家都是趁着天气好,争分夺秒地抢收小麦。
今年赵静原本计划跟着赵文林、刘秀梅一起,共用一个打谷场的。
毕竟赵文牧从来不干活,赵静自己一个人整理一片打谷场出来,割麦、脱粒、晾晒,根本就不现实。
年初的时候,刘秀梅就跟她说了,两家到时候共用一个打谷场。
至于赵静家的麦子,赵文林、赵文广两家到时候肯定会帮着收割。
如今赵文牧转了性子,不但变得极为勤快,甚至都不允许赵静下地干活了。
赵静自然也就不用担心收麦子的问题了。
不过赵文牧还是决定跟赵文林家共用一个打谷场,毕竟整理出一片打谷场来就得两三天时间,不划算。
赵静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从小到大,她干的活要远比赵文牧多。
眼下大家忙得热火朝天,看着赵文牧累得每天沾床就睡着,即便如此仍然半夜小囡囡一哭就立马醒来,她也是心疼不已。
于是第二天赵文牧仍然不允许她一起去割麦的时候,赵静终于不干了,她干脆不理会赵文牧,抓起镰刀就往外走。
赵文牧一看拦不住了,只得返回屋内,给她找来头巾披上,免得被火辣的太阳晒伤。
“小弟,你凭啥不让我跟你一起干活?”
赵静红着眼睛问道,她又不是什么千金小姐,农忙时哪个女人不是当男人使?
当然了,男人当牲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