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元璋这么问了之后,茹太素的心还是凉了一下。
陛下还是要杀他啊。
只是在杀之前可能是要逗一下周云罢了。
周云也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既然老朱想让自己表演一下,那自己就浅浅的表演一波就可以了。
“敢问陛下,天下的百姓为何要造反?”
“是因为吃不起饭吗?当然也有这点原因。”
“更加重要的其实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百姓造反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百姓们知道,自己造反了就能够成为那个不饿肚子的人了。”
“若是真的整个天下都是一样的在饿肚子,百姓又怎么会有谋反之意?本来就饥寒交迫了,费尽力气的拼杀,到最后还是要饿肚子还不如省点力气呢。”
“贫富差距太大这个矛盾始终存在啊。”
朱元璋听了之后眼前一亮,脸上也是浮现出了一抹笑意。
不就是这么回事嘛?
人家朝廷的人也是没钱吃饭,百姓们看到了官员们和他们一样都在饿肚子当然是不会造反了。
随后朱元璋也是紧接着问道:“若是藩王还有勋贵家里的粮食不够怎么办呢?”
“陛下您所规定的的亲王每年俸禄每年一万石皆由朝廷所出,岂能不够?”
“更何况是他们所生子孙皆可领朝廷俸禄?百年之后藩王家里的粮食早已堆积成山!”
“又或者.....陛下您自己废了海禁的政策就行了。”
周云淡淡的说道。
如果说周云之前说抄家的话已经是在送死了,那这句“废黜海禁”的话更是给自己已经找好棺材了,甚至是已经盯上钉子了。
之前朱元璋因为倭寇侵扰,便直接规定了民间片板不可下海。
有过朝臣也是提出过反对的,只不过被朱元璋给解决了罢了。
现在周云又把这事儿搬上来,是想找死的吗?
而旁边的文武群臣看向周云的目光也是带着怜悯了。
这小子真的是活够了啊。
只不过周云对此根本不在意,主要是来的时候他也是零星的接受了一点记忆
这具身体从小就是一个孤儿。
诛九族跟杀他自己没什么区别的。
朱元璋听到了周云的话之后也是下意识的便想将周云拖出去给杖毙了。
只不过最终老朱还是忍住了心中的怒火。
毕竟自己后世子孙按照自己的政策还是走到了那个后果已经是给朱元璋敲响了警钟了。
事实已经明白的告诉自己了。
自己制定的国策确实是有问题。
朱元璋平静的看着周云说道:“为何要废除咱制定的海禁政策?难道不知那倭寇对咱大明边疆的侵扰?”
周云听了之后毫不在意的说道。
“因为陛下在其中规定了海禁。”
“海上之繁华无所不有,更是有宋一朝不设海禁,百姓富庶,亘古未有。”
“即便他再弱,但是历史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了,大海上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陛下您自己定制的祖训以及政策禁海,无异于自断一臂,制约后世之君。”
“不管是咱们的朝贡,还是因为倭寇,陛下您都不应该海禁。”
此话一出,朱元璋的脸当即便黑了下来。
“海外真的有你说的那般富庶?”
周云抱拳说道:“海外的财富就如同汪洋一般,更是有着难以想象的粮食。”
“即便是有倭寇存在,那也可以操练海军,大海才是我大明最终的征途,不过些许钱财,为何不可?更何况从倭寇之患便可看出大海之中有着无数的国家,蕴含着无数的财富。”
“陛下可敢说大明天下无敌?”
“况且我大明之南有一国曰交趾又名安南,此国以往常为中华朝贡之国。”
“陛下可知为何此国降而复叛吗,叛而复降,一直到如今吗?”
朱元璋疑惑的问道
“为何?”
周云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的说道:“盖因为此国国富,只是民不强罢了。”
“也因此才导致此国不断的在投降和叛变的边缘徘徊,这其中的尺度就是看我大明的兵峰是否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