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月眨眼而过。
林家弟妹仨明天就要开学了,今天呼朋唤友到城里踏青去了,好在林飞扬监督下,三人暑假作业已经早早完成,也就随他们去疯。
林毅昭夫妻俩个这段时间那叫一个忙碌。
最近两件大事赶到了一块儿,景钢自主研发的炼钢炉准备投入生产,又遇上公社即将成立,夫妻俩又是准备接待视察领导事项,又是对接下辖村县。
上头也已经规划好,景山这片,景山和白沙两个公社将会和景钢对接景钢直接对俩公社负责。
一号这天,林飞扬将弟妹仨人送去学校报名回来,闲得无聊,蹬着自行车,就赶到县里看热闹去了。
又是投..票选举,又是领导讲话,大中午才算结束。
看完热闹,林飞扬闪身躲到空间里,做了一顿午餐,黄焖鸡、红烧肉、青椒肉丝加一个酸辣大白菜,再蒸一锅大米饭,吃的口齿生香。
到下午刚好趁着机会溜达到惯常采购的几个村落。
村里马上要开始吃大锅饭了,家家户户粮食都要上交,禽畜之类也不例外,但有的人家比较勤劳,养的鸡鸭要比别人多,又不想吃亏,便上交要求的数量,其余有多的都想换成钱。
林飞扬来者不拒,一次性收购到十几只母鸡,还有三四只鸭子。
这鸭蛋清凉解毒,在农村里养的人虽然不多,但也还是有的。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村偷偷宰了只猪,林飞扬直接收了四分之一的肉,若不是隔壁纺织厂采购员闻讯赶来,半只猪都是他的。
一天就完成了一个月的采购份额,还不用空间出产补贴,这在往常,那是想也不要想的好事。
和一组对接食品厂不同,三组职员们每个月都有计划外采购任务,通常采购额是工资的翻倍,比如林飞扬就是七十五块钱,光是鸡鸭就超过了这个数,有多的都会在月底结算成奖金和福..利。
回到单位,所有同事都是乐呵呵的,看来每个人收获都不小,只是也有后悔的人,林飞扬瞥了一眼,是几个组里混日子的老油条。
这人自己懒惰,还真怪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到晚上,林毅昭唉声叹气的回来。
桌上那一盆白菜炖肉都不香了。
“当家的,这又是怎么了?”
杨允给林毅昭倒了半碗肉,随口询问。
“这次忙那么久,事情算是忙完了,但这不是新出了个留城政策嘛……凡是城市居民多子女的,子女毕业后不继续读书的并没找到工作的,都要前往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建设新农村。”
“哎,城里工作不好找,一个萝卜一个坑,虽说今年又建了十几个厂,但岗位都是有数的,中专生、大学生就把坑填满了,根本轮不到其他人。”
子女留城是个老大难问题。
其实从前几年开始,中原几个贫困省就开始知青下乡,把城里适龄青年送到外省农村去。对那几个省来说,这说不定还是好事,毕竟运气好的,外省农村条件比城里自家还要好。
但是这对皇城根里生活的林家来说,哪个农村条件会比京城还好?
“他娘啊,你说等明年烨子和楚楚毕业了……哎,烨子身子骨弱,楚楚也没好到哪儿去,两个都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哪里吃得了农村的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