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飞扬看这变化,默默点头,只觉得舒服了许多。
上次来时,凤凰牌和飞鸽牌自行车柜台隔着老远,南北两地出品的手表也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更不用说卖工装的和中山装的恨不得分家而立,让买东西的人不得不跑的满头大汗。
径直来到织品区。
这天气一天比一天冷,院里水缸早上结的冰也一天比一天厚,林飞扬打算一次为家人买齐围巾、手套和帽子。
几十年后的年代剧里,似乎特色就是衣服装饰色彩单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需要几百平方作为专卖区,除了单一色调的产品外,各种拼接、条纹、斑点,甚至花样,都应有尽有。也亏的林飞扬清楚知道家人喜好,否则真的会挑花眼。
拿着大堆羊毛围巾、手套、袜子以及棉毛冬帽来到柜台结账,售货员小哥笑嘻嘻的凑上前来。
“这位同志,你买的这么多,拿的回去吗?”
“嘿,这可真丰富的,啥颜色都有,你一人一天用一套,也要一个星期才换一次吧?哟,还有女式的……”
“不是兄弟我说,你是给对象买的东西吧?啧啧,看着都让我打心里羡慕。”
遇上了个自来熟话唠售货员。
林飞扬边从兜里往外掏钱,边笑着回应。
“我骑车来的,还背了包,也没买其他东西,全塞包里也装的下……”
“我还没对象呢,家里人口多,这不天气冷了,趁着周末,把这些东西一次买齐,一条围巾抵得上半件棉袄呢。”
小哥算着账,也不忘嘴上像机关枪一样往外吐字。
“同志,我看你长的挺帅的,比我这歪瓜裂枣强了不知多少倍,你啥工作呀,还找不到对象?咱可不年轻啦,放在公社,咱这年龄早就当爹不知道多少年咯!”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侃着,林飞扬也不恼,难得碰上一个健谈的陌生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上辈子几乎从没遇到过。
“同志,一共一百三十八元……我跟你说,幸好你来得早,看到这变化没有?”
小哥拿过林飞扬递给的钱,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开口:“再过一段时间,买这些东西都要凭票……那什么来着,对了,工业券……都要凭工业券购买。”
“来的迟了,手上没券,这老些东西,你可买不走……”
林飞扬恍然,票证时代将要进入工业券阶段了吗?
他回首四顾,这层除了自行车、收音机等大件,现在需要专门的票才能买到,其余大半商品目前都是有钱就行,等推出工业券后,其中又有大半会被归类为工业生产产品,需要工业券才能购买。
林飞扬庆幸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这些玩意儿倒是都可以从空间中找到替代品,但无疑就算往外拿,也没法解释清楚来源……
之前农林大学实验室的借口也不好使,哪家农林大学还会生产衣帽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