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廖同……廖叔,咋想起来来我家了?”
“对了,这是我父母,我爸林毅昭,景钢厂办主任,我妈杨允,厂办职员,他,李炜,我异父异母亲兄弟,副食厂工人。”
李炜听到动静,从房间里出来,林飞扬索性一起介绍了。
廖苏桐一一给几人打招呼。
看他样子,一点不避讳工作保密性。
想一会儿,林飞扬也就明白了,与其刻意保密,还不如正常交往,更能让有心人相信,毕竟人只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事物。
事实也正如他说想。
喝着茶、聊着天,杨允按耐不住好奇心,追问两人怎么会成为朋友的——在杨允眼中,廖苏桐是警,林家虽是干部家庭,依然是民,应该说除了上次案件,自家崽和廖苏桐不应该再有交集才对。
“说来也巧,两三月前,飞扬在下面公社采购,我正好在办案呢,遇上了就聊两句,这孩子眼界开阔,对我胃口,我们很聊得来,就成朋友啦。”
廖苏桐编个故事搪塞过去,漏洞很大,但家里也没人究根问底。
快四点,林烨等三兄妹回来,又是一顿介绍。
“廖同志,今晚不如在我家吃饭吧,就是一顿家常便饭。”
见廖苏桐没走的意思,林毅昭顺势留客。
“林同志,你客气啥,别叫我廖同志了,显得多陌生不是?我比你大……额……那啥,我21年7月的。”
“我4月……”
廖苏桐和林毅昭同龄,自曝月份,廖苏桐就尴尬了,还好刚刚及时住口,主要是林飞扬上次那句‘说不定你比我爸还大,我得管你叫廖伯’让他先入为主。
“哈哈……林同志,你比我大,我管你叫一声林哥,你叫我小廖就行。”
称呼事小,两人一番推搡,最终也没冠以老小,直接称呼对方名字,对杨允也改口,喊一声嫂子。
“嫂子,你别客气,平时家里吃啥,我就吃啥,我不挑口的……”
说着,就笑了起来:“我可听大侄子说了,咱家伙食那是比平均线以上还要好,顿顿大白面馒头吃到饱,还有肉。”
边说,廖苏桐一边对着林飞扬挤眉弄眼。
呵,这位爷,说假话都不带喘气的,不愧是干特工的人,瞎话张口就来。
林家吃的好,那是林飞扬说的吗?那是单位背景审查时候调查出来的,但基于林飞扬‘农林大学渠道’被廖苏桐证实,985局也就默认了林家鱼肉馒头的生活条件。
那问题来了,廖苏桐真去‘证实’了?并没有。
他和林飞扬除了是上下级关系,还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出于老师对优秀学生的信任,廖苏桐没有亲自去大学查证林飞扬所说。
林飞扬今后可算是全没了后顾之忧。
不过为避免惹眼,自从上个月,城里口粮再次下调,林家伙食也跟着下降不少。
虽说不怕再有小人妒红眼,可三年灾害还是大鱼大肉的,还真有光脚的敢把人套了麻袋,是生是死就由不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