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乔韦提前三天完成了生产任务。
丽娜忍不住对他竖起大拇指,赞叹道:“乔先生,你真是太棒了!”
交完货的这天,是一九七九的最后一天,也是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天。
当天晚上,在果里街厂子里乔韦大摆庆功宴,准备庆祝一下。
参加的除了两边厂子工人,被请的人中有港方跟单员丽娜小姐,叶雪芳的父母、弟妹,春江路烧饭的大嫂。
此外,还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街道办事处主任马向松。
一听要请他去给工人们讲话,马向松激动不已,把要说的话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又一遍。
可来到现场,端起酒杯的时候,他又放弃了准备好的说辞,带着沙哑的嗓音,动情的对着众人说道:“在此之前,还担心会有人责骂我,责怪我没有妥善安置大家,但是现在,我终于放下心来,因为我看到了这里的朝气蓬勃、欣欣向荣……感谢诸位,其他的就不多说了,先干为敬!”
在南方,马鑫荣也没有料到,和乔韦的初次合作竟然如此成功,于是非常痛快的把订单款子汇到乔韦的账户上。
两个厂子里,到处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里,一半的知青已经返城一年多了,一直没有得到安置。
逼仄的的日子早已磨去了亲人之间的温暖,家的港湾里充斥着埋怨,不甘,忿然,一根小小的火柴都可能点爆整个世界!
这下好了,终于领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薪水,今后的日子有奔头啦!
回到家,第一时间先将薪水交给正在忙碌母亲。
母亲并没有接,埋头依旧忙着手里的活计,嘴里喃喃:“你自己收着吧,你自己能糊口,不让家里负担就谢天谢地喽……”
不过她心中也在嘀咕:私人厂子终究是私人厂子,能有个地方上班,还有什么好指望的呢?
女儿固执的把手中的牛皮纸袋往妈妈手上一塞。
母亲似乎看出女儿的不快,最终搁下手中的抹布或锅铲,甩了甩手上的水珠,又在围裙上擦了擦,拿起牛皮信封,冲里面瞄了一眼,迟疑的问:“自己留了吗?”
女儿点了点头:“留了五块,其他的全给你,贴补家用吧!”
“丫头一片孝心,收就收着吧!”
母亲抽出钞票,感觉有点厚实,手里的速度加快了几分,终于狐疑的抬头问女儿:“一百二十块?”
饭桌上,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团在一起吃饭,母亲想给这个闺女争个份子,对埋头干饭的丈夫小心翼翼的说了一嘴:“丫头拿到工资了……”
为了这家人生计,他早已失去了作为一个男人所有的激情,变成了一具没有生命的躯壳
“唔!好!”丈夫喉咙里蹦了两个字,再没有下文。
“大概有一百二十多!”
“多少??”老公拿着筷子的手一顿,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老婆。
“一百二十二块八毛。”母亲不经意的看了他一眼。
丈夫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有这么多嘛?一个月抵我小半年工资?私人厂子有这么多吗?”
有哥姐已经上班的,也一脸震惊的停下所有动作,呆呆的看着自己的妹妹。
可搁在桌上的牛皮信封,十几张大团结扎实摆在这儿呢!
终于在家里扬眉吐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