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卢象升也会按照朱由校的吩咐,会把港口修建好,这样冬天也会有一个补给物资的渠道。
看到此处朱由校顿时放下心来,在他的记忆里,后世的营口市便在辽河口的位置,而营口港就是后世中国最北的不冻港,现在看来现在就可以利用起来,也方便以后运输物资。
不过只有一个海港是万万不行的,于是朱由校立马开始在其题本上写了批语。
他要求辽东都司要修建一条从辽河县到营口县的道路。
营口县本来就在前往辽阳的主干道上,这么修既方便辽河县补给,也可以让辽河县卸载的货物,迅速运往辽阳,提高辽河县的区位优势。
写完以后朱由校长舒一口气,自己能做的事情都给卢象升做了,剩下的就看他自己了。
不过这个时候,朱由校不知道想到什么,缓缓扭头给一旁的何宁嘱咐道:
“何宁,把杨涟那一份关于辽东‘以工代赈’的题本给朕拿过来。”
“奴婢这就去。”
对于这些朝廷重臣的题本,按照朱由校的嘱咐都是单独存放的,没过一会何宁便把朱由校要的题本拿了过来。
刚才朱由校要辽东都司修路要求并不过分,因为经过最近一年杨涟的反腐与到各地巡视监工,辽东都司的效率要比之前高不少。
特别是今年遭灾以后,自己专门拨款给辽东救灾,嘱咐杨涟在辽东实行以工代赈后,杨涟便开始让各地兴建水渠,新修道路,并且自己亲自监督,要求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
经过巡抚的反复巡视,经过将近半年的工程,目前辽东已新修水渠、堤坝七十六处,新修道路二百八十六余里,可谓是成绩显著。
对此朱由校也十分满意,以工代赈总比简单的赈济要好,既可以改善民生,也可以让百姓有收入来源。
当然这其中还不包括从去年开始屯田的成绩,这个成绩更是显著。
自从去年朱由校嘱咐杨涟在辽东力行屯田以来,杨涟跟熊廷弼就把这个作为头等大事,不断发文要求下面各卫所开垦田土招募流民。
杨涟为此还不断巡视地方,杀的官员都不下十数人。
于是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在辽东、辽南以及广宁等地都把屯田作为头一等大事,是万分不敢懈怠。
根据朱由校手中杨涟的成绩汇总,现在辽东新开辟或者购买的屯田已有八千余顷土地,招募流民将近五万户。
虽然今年有大旱影响,再加上第一次耕种,亩产比之前低很多,只有一石左右。
但即使这样,抛去给百姓自留的口粮,以及其他花费。现在辽东都司单单屯田一项可净收入二十五万石。
虽然朱由校对其真实性还抱有疑惑,但他对于杨涟还是信得过的,相信只要有他在,这个成绩哪怕再有水分,也会好上不少。
朱由校也了解过,辽东一个战兵一天补给是要一升半粮食,这个粮食足足可以供给四万五千人左右。
当然这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其中损耗,贪墨、外加马料等等,这个数字肯定少于四万五千人。
但朱由校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在他心里哪怕能供给一半人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他看中的是因为屯田跟“以工代赈”让辽东能够养活更多的人,能够让更多的流民能以安置,如果再加上鼓励商贾来辽东运粮贸易等政策,辽东的粮价也定会慢慢降下来。
现在沈阳粮价就已经降到三两半到四两了,与去年九月份七两一石相比,几乎降了一半。
因此朱由校相信,只要这般稳扎稳打,好好弄好辽东的“内政”,把辽东粮价再降到一半都是有可能的。
到时候朝廷的负担就会大大缩小,辽饷也不用每年将近六百万了,自己也可以继续向辽东移民,缓解关内的人口压力。
所以朱由校之前看到这个题本以后,便向辽东都司发文,要求杨涟继续推行“以工代赈”跟屯田,继续把此事当成除战事以外的头等大事去办,不得耽误。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对于辽东局势都是辅助作用。朱由校知道,要彻底解决辽东问题,开展所谓的大规模移民,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建虏问题。
只要建虏一日不解决,他在辽东也只能是试点工作,慢慢改革,大刀阔斧动摇军心的事情一律不能做。
不过按照现在的局势,他倒不是很担心这个问题,现在局势要比之前好太多了,他现在要做的便是稳扎稳打。
先把西南解决,下一个就是解决建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