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106章 朕不服

第106章 朕不服

此时因为安禄山的常年打点,以及此前张守珪的战绩太好,安禄山已经在玄宗那儿刷了足够的印象分。

并且对于张守珪的行为,玄宗的解读是:若安禄山真是死罪,大可在幽州就地正法,何必千里迢迢送来长安?

但名相张九龄不同意,认为法不可违,不杀定是祸患。

在这里玄宗为了反驳,举了个无比贴切的例子:

“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

这里用的是魔法晋书目录的典故,说的是王衍少时曾见过石勒,一眼就看出来此乃造反之辈,欲杀石勒却没追上。

玄宗用这个典故是两层意思,一个是你张九龄不要以为自己是那王衍天生慧眼。

另一个则是不相信:咱大唐泱泱盛世,谁没事儿造反?

不过咱们都知道,王衍是个纯废物,后来还对石勒摇尾乞怜,这个典故多半是王家后人觉得太过丑陋,编出来穿凿附会的。

但这里用这个典故就相对黑色幽默:

张九龄的判断没错;安禄山真的会造反。

但玄宗判决已下,安禄山没有任何惩罚就回幽州了。

经此一事,安禄山靠着自己察言观色的本事总结出来了京城的处世之道:皇帝就是天!

于是后来更加下血本贿赂京官,以求在玄宗面前美言,而这份投入很快就看到了回报。

742年,安禄山任平卢节度使,仅用十年完成升迁,速度之快让人咂舌。

作为对比,十年过去,安思顺此时依然还是洮州刺史。】

张飞也咂舌:“这吕布要是能有这安禄山一半手腕……”

随即张飞瞧着刘备道:

“俺倒是想起来最适合用来劝这玄宗的一句话了。”

“?”刘备递了一个疑惑地眼神。

张飞清了清嗓子,模仿着刘备的语气节奏道:

“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厅内众人顿时大笑。

刘备捏了捏胡子末端,也无奈一起大笑。

诡谲之辈勿复多言,刘备倒是有点可惜:

“这玄宗有名相而不自用,岂非自误?”

要是刘备所记不错的话,这是后世第一次用名相这个称呼,应当还是有相当的水平的。

不过……刘备看了看孔明,相较于孔明,不知如何?

孔明一无所觉,只是看着这王衍与石勒的典故感觉脑仁疼:

“这王家倒是好脸。”

他的理解是太原王的后人传这个典故想说王衍有先见之明。

但……先见到自己被土墙给埋了?无法理解,不愧魔法晋书之名。

也因此孔明不再纠结:

“这张守珪与那安思顺,皆以白身启用,甚至那安禄山能以白身入张守珪之眼,亦是军功。”

“若非军功之制败坏,这安禄山安能如此居高位?”

法正明白军师的意思:这军功制度谁破坏的?唐玄宗自己呗。

他法正可是向来嘴上不饶人:“如今方知,后世为何恨其晚死。”

……

对于这安禄山之遭遇,李靖相对比较克制,只是简单说了句:

“这张守珪,当同斩!”

侯君集就不太客气了:

“从未有听言逃军而不斩,兵败而不责。”

“如此嬉戏于军法,置将士之性命何存?”

对两位将帅来说,这种在军法上颠倒黑白让他们最为难以忍受。

而且,两人也相信陛下是同一个看法,毕竟陛下能定天下靠的不仅是对于战机无出其右的把握,更重要的还是他麾下有敢死之师。

赏罚分明,不违军制,士卒方能效死命。

而果然,李世民面色并无不虞,语气里甚至还有一些咬牙切齿的味道:

“朕就应该送这些好子孙去战阵上厮杀两遭,好好体会一下何谓袍泽之情!”

他本以为这安禄山是个被埋没的战阵之才,结果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乃是个不通战阵之辈!

如此之人反而能手握数万唐军,一时间他心里满是悲哀。

被这个子孙随手丢掉的军中法度与军规威望,是由他李世民亲手打天下时辛辛苦苦定下来的,积攒出来的。

最终李世民也只能捏着拳头,无奈长叹一句:

“好一个崽卖爷田不心疼。”

魏征欲说,不过李世民摆了摆手道:

“玄成无需多言,朕知晓……治兵亦如治天下,兵如水,将如舟,亦载亦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唐傻王逆天罡大宋侠士北魏遗史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三国:开局先爆兵一万亿我的娘子是穷鬼女帝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重生朱标,大明唯一继承人天可汗,从留学瓦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