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附近最大的山脉,围绕着子午岭周围,有大大小小的苗圃很几十个。
清泉镇这个算是最低层级的一种。
占地面积只有不到五十亩,里面的工作人员也不多。
米大马就在这個地方干零活。
苗圃前面是一条六七米宽的道路,在乡间小路上算是不错的宽度,可以允许车辆双向通过。
道路两旁是两行白杨树,看样子起码有一二十年的年轮,个个都有成人身体粗细。
在树下面,有很多摆地摊卖树苗和嫁接工具的贩子。
就有点像后世的超市卖菜和外面的零售菜农。
里面的质量好,种类齐全,但是贵。
外面的虽然质量差点,但是便宜,运气好的话,甚至还能捡漏。
如果只是买几个树苗种种,跑到苗圃人家肯定不会理睬。
就可以直接在外面卖。
清泉镇卖苗子的一共有两处,这里的人相对多一些,还有一处就在上次见到米大马的巷子里。
那边是卖苗的老地方,这边的苗圃是建的,属于新场所。
除了卖苗,这里还有很多嫁接和扦插树苗用到的工具,例如一些切刀啊,锯子,还有密封营养胶等等。
李牧羊要的苗子比较多,所以没有在外面看,直接去了苗圃里面。
工具的话,若是买的苗多了,不仅赠送,苗圃还会派人专门去现场指导嫁接操作呢。
毕竟这种大户,都是苗圃重要盈利对象。
早些年,苗圃里工作人员都是事业编制,属于林业局下设单位,和林场差不多。
但后面经过一些改制,基本算是被剥离出来,属于半公半私。
一部分管理人员还保留着事业编制的,但后面不再增生新的人员,而是采用聘用合同制的模式。
再然后,就出现了待遇更差的临时工作人员,就像米大马那样的。
值得一说的是,那个王天孝原本是在林场做护林员,后来腿受伤了,便放到了苗圃,他其实是个事业编制。
可因为腿几乎是三级残废,所以就选择病休了。
要不待遇还是可以的。
李牧羊推着车子来到门房,登记过后,按照门房的指引,找到了苗圃的工作人员。
姓王,是个黑胖黑胖的小个子中年人。
头发掉都没几根了,但是眉毛很粗很黑,在眉心处几乎都串联在一起。
眼睛是那种张飞和李逵模样的豹眼,酒糟鼻,猛然一看这个人,还有点吓人呢。
那人将李牧羊打量一番,瓮声瓮气地说:“你要什么苗子?”
“桃树……”李牧羊指指手里的自行车,“王师傅,我车子停在边上行不?”
“放着就行了呗,难道有人偷不成。”
王师傅说着转身就朝前面走去。
李牧羊刚准备将车撑打起来,就暂时放到这里,但一看车后面的东西,又不太放心。
这里面也五六十亩大呢,人说不多吧,也百十号人,里面难免有一些手脚不干净的人。
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了。
于是就推着车子跟在王师傅后面。
听到自行车的声音,王师傅转头又看了眼,指指不远处一个车棚,“放到那个下面就行,没人拿你东西,看把你给担心的。”
人家都这样说了,李牧羊要是还推着的话,也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他只好将车子推过去,锁在车棚下面。
拍拍车座的上的蛇皮袋子,小跑步跟上去。
“王师傅,咱们这边有没那种晚桃的苗子?”
“晚桃,要多晚的?”
王师傅回答的很随意。
他个子估计也就一米五多点,这么矮的男人,在西北还真是少见。
李牧羊和他说话,刻意躬点身子,要不就显得有些颐指气使。
好像用下巴和人说话一样。
但是这样很累。
主要是这个王师傅也不知道为啥,给人一副不怎么在意,不想搭理的样子。
李牧羊就更要低调了。
“也不是特别晚的,大概是六月份开花,农历过了八月十五,最好是九月份再成熟那种。”
“有。”
王师傅回答的很肯定。
“那感情好。”
李牧羊还担心没有呢。
按照他以前的认知,这种晚桃的品种是不多的。
可能南方存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北方……尤其是西北这地,因为气候的关系,存在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是有,品种估计很少。
“只要你想要,都有,”王师傅站住脚步,折进旁边小道,“但这种桃存活率低,抚育起来不容易,要有耐心,而也要细心。”
李牧羊本都走出几步了,急忙又跟着返回来。
两人来到一个两面敞开,长四五十米,宽七八米的培育分区。
里面是扦插了一地的苗子。
大概一米左右高,绿油油的,生长的还算茂盛。
“呶,就是这个,九月九,我们这里最晚的品种,八月十五可以吃头果,味道还行,但是有点硬。过了九月全面成熟,就能下季了。”
李牧羊走近一些,蹲下身子,细心观察了几个苗株。
发现这个苗的芽很小,似乎不怎么明显。
这才明白王师傅说的,为啥成活率不高。
嫁接树木需要用到芽,若是芽不明显,说明它的生命力不够旺盛,那嫁接失败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而且,六月天太热,嫁接很难存活,到了七月,昼夜温差又变得很大,让嫩苗更难和砧木融合。
层层加持下,就会使嫩芽的存活率降到很低。
一般来说,果农嫁接最多能承受的死亡率是两成,如果到了三成,那就亏了。
人们为了提高嫁接的成功率,往往会在同个砧木上多嫁接一些点,如果全部成活,再反过来将多余的修剪掉也可以的。
若是觉得这样还不保险,甚至可以采取多种嫁接方法,什么“T”型,倒“T”型,套管,长方形,“I“型等等,尝试最合适的嫁接模式。
总之,嫁接树木是个技术活。
看起来很简单,就是将芽贴在砧木上,包扎起来就行。
但实际上门道多着呢。
“王师傅,这苗你说的成功率不高,大概是多少?”
“一半一半吧。具体要看你嫁接的技术咋样,再好的苗子,你技术日把歘(就是烂的意思),那也不成是不是。”
王师傅淡淡地说。
“那要是像您这样的技术精湛的老师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