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又拍了拍陈年和周志刚身上的雪:“早知道会下雪就让昆儿带把伞了,你们快进屋,火炉正旺着呢,秉义刚添的柴。”
几人进屋。
屋内确实如李素华所说,暖烘烘的,周蓉跟李素华去厨房把已经做好、放在锅里捂着的菜端上桌,周秉义则从柜子里拿了一瓶红星二锅头。
周志刚瞅了瞅饭菜,问道:“咋还有红烧肉呢?”
周蓉笑着说:“妈今儿上午就让我哥拿着两斤肉票去菜市场了,现在物资紧缺,老多人了,我哥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呢。”
周志刚点头,给每个人都夹了一块,周秉义把二锅头盖子打开,给周志刚和陈年各倒了一杯,自己再满上。
“我也要,我也要。”周蓉喊道。
周秉义道:“你个姑娘家的,喝什么酒?”
“我就要喝,今天爸回来,我高兴。”周蓉娇声道:“哥,你就给我倒点嘛。”
陈年望着众人的表现,脸上也泛起淡淡的笑意,许是因为接受了原主的记忆,自己也共情的缘故,此时他的确有一种家的归属感。
自己的父母对自己很好,但却没有兄弟姐妹。漂泊在外,也是一年才回家一次,但随着年龄越大,跟父母的话也就越来越少,像这种景象,也就之前自己穿越后经过几十年分别才出现过。
剧里的周志刚是严父形象,对孩子们要求很高,对学习成绩好、懂事机灵的周秉义周蓉很温和,但对学习成绩差、调皮的周秉昆却动辄打骂,但归根结底,他还是爱儿子的,最后也只有周秉昆活成了他期盼的样子。
现在还没经历时代的洗礼,所有人还是最初的模样,不管剧里怎么表现,起码现在的情景,对周家每个人来说,都是最美好的时刻。
……
周家有两间房,平常都是周秉义跟原主周秉昆睡里屋,周蓉跟李素华睡外屋,今天周志刚回来,就跟兄弟俩挤到了一张炕上。
第二天一早,陈年睁开眼,炕上只剩下了他一人,周秉义正坐在书桌前抱着一本书,认真研读。
他是市一中的高材生,一心想考大学,但因为政策原因,现在必须要去上山下乡做知青,只能暂且搁置,不过他爱读书的习惯一直都没改变,也想着将来有一天能重回校园。
察觉到陈年的动静,周秉义转过头:“醒啦,快去刷牙,等会儿跟我一起看看书。”
“行,等会儿啊。”
陈年起床,拿起鬃毛牙刷朝门外走。
李素华正坐在堂屋的炕上织毛衣,见陈年出来,笑着说道:“昆儿,你爸去对面你乔婶儿家了,蓉儿正做早饭呢,等你爸回来就吃饭。”
“好嘞妈。”陈年笑着点头。
洗漱完,陈年回到房间,坐到周秉义身旁。
周秉义递过来一本书,陈年拿起一看,书名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秉昆,你读一读,这本书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写的,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来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看着娓娓道来的周秉义,陈年接过书,认真翻阅起来。
以前,自己接触的基本都是网文小说,对这种文学著作只是有耳闻,但并没有实际读过。这个世界没有灯红酒绿,更没有手机电脑,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
我可不能只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