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天则公司的人说完,评委们就看路畅交头接耳的谈论了起来。
大家手里也都有相关的立项报告,也事先看过。
“咱们省南部那边里山铁矿区那一片,那里确实物探物探磁异常。”
“以前做过很多勘探工作了,也找到了很多铁矿体,不过矿体规模基本不大。”
“唉唉,前面进来面试的金泰地质公司,他们选的区域也是在里山铁矿区。”
“两家公司都在里山那一片物探磁异常区范围内,不过那里范围很大。我看看啊,金钛公司是在南边一点,天则公司的立项区域是在北边。”
“两家公司都瞄准了同一个地方的铁矿,不过找矿的理论基础不一样。”
“金钛公司主要找矿目标是断层及衍生构造带裂隙中,因为原生黄铁矿经过氧化作用、淋滤作用在裂隙中填充形成的铁矿。”
“这种铁矿体,一般都是形态复杂,很不规则。说实在话,构造中的铁矿,勘探难度极大!”
“相比来说,天则公司选择的目标是勘探层状褐铁矿体,主要是上奥陶统兰瓮组页岩里面的铁矿。”
“我看过里山铁矿区的层状铁矿,确实很厚,品味也很高,属于是富矿。而且矿层跟围岩产状一致,非常稳定。遗憾的是,层状铁矿体很小,也就延深两百米左右,总体来说矿体不大。到了深部,矿层就尖灭了。”
尖灭了,就是矿层断了,消失了。
诸位评委都是地质老专家,对此不无叹息。
层状的矿体是最好勘探的,发现了矿层,就像是平直的木板斜插在大地下面,顺着矿层往下勘探或者开采就行了,很好预测矿层的空间位置。
如果矿层延续性好,矿体范围广泛,必然是一个大矿。
可是一旦矿层尖灭了,也就意味着勘探希望也彻底断了。
矿体很小,那就只有这一点了。
不像是构造缝隙里的铁矿,看到的未必就是全部,因为你不知道深部的矿体在哪個位置,勘探难度大,但也存在无数种可能。
许行就坐在余东昊旁边,这一场面试涉及到金钛地质公司,而这家公司的老板余恩钛是余东昊的小儿子。
他特意跟余东昊征求意见:“老余,你怎么看这个方案?”
“你们先说说你们的意见!”余东昊也不是脑子一根筋,又把皮球甩给了其他人。
他要是先开口,基本上就给这事定调了。
这不好。
“他们选的这个地方,铁矿体就这么点,二三十年前就勘探发现了,关键是那里的铁矿就在地表,已经被人挖空了。”
说话的是人前面铭牌写着有色局有色局总工程师的字,“层状的褐铁矿,尖灭了,就没什么勘探的必要了。”
层状的矿,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延续性好。
尖灭了,多半意味着没了。
“确实是这样。”
“那里有层状铁矿,又是富矿,确实是让人振奋。只是后来顺着矿层往深部勘探,不也没发现。在我看来啊,那里已经不是一个铁矿的找矿靶区了。”
“我倒认为金钛地质公司的方案,还有无限可能。构造里面的铁矿,作为铁矿相对贫瘠的省份,确实可以往这方面去探索,没准能有所发现。”
捧一个踩一个,一下子就把高低优劣给凸显了出来。
都是圈内混的,别看都是专家,其实也都是人情世故。
你懂我懂大家都懂。
那么多人都说了,这时候要是说个反话,那就显得自己太过于特立独行。
而且今天的面试,就是筛选23个参赛队伍的23个报告。
总得有通过和淘汰。
毕竟二十多个报告,选出了23个区域,散落在全省各地,要是每个区域都去踏勘一遍,怕是要把他们老胳膊老腿给累坏。
大家私下商量,基本上定下来,择优选择3到5个报告,去现场看一眼。
看完之后,根据现成的地质情况,也看看参赛队伍怎么自圆其说。
最终选择出优胜的队伍,分获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
知识竞赛嘛,主要是有个噱头,让全省地质行业的年轻一代借此机会学习提高。
这才是主要目的。
奖品也只是鼓励为主。
没谁会指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就能够找到一两个铁矿床,或者为全省的铁矿找到突破口。
对于在场的评委专家来说,坐在这里,是职责所在,是对省厅今年对铁矿战略找矿政策的支持。
“我认为金钛地质公司的方案,还是要比天则公司的方案要胜出一筹的。”
许行听了大家的意见,也很干脆直接的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他是退休人士,不怕做出这种坚决的决定。
两个方案在同一个地方,放在一起比对,正好决出个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