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老妈在灯上面花点钱,楚安特意借探视老爸的机会,领着老妈去了安远县城的商业街。
2000年左右,安远县中心的商业街上新旧混杂,有几十年的老商店,也有新潮的“精品屋”专卖店。
楚安指着街对面的安远第一商店,对老妈道:“你看和咱身后的花花公子专卖店有啥不一样?”
张梅不屑,“这有啥可说的,一商店太老旧,专卖店多新啊!”
楚安笑了,“妈,真的是老和新的区别吗?”
张梅愣神,再看两家店,突然好像有了不同的看法。
一商店和专卖店都在主街上,两栋楼都是十几年前的老楼,这一点上就没啥区别。
这家花花公子在安远也算老店了,九五年左右就有,安远人都知道,其实也不算新了。
反倒是对面的一商店,前年刚刚翻新,算起来比专卖店更新。
可是,感官上怎么就不是那么回事呢?
楚安,“就是灯光的问题。”
反映到实际,就是室内外的灯光都一不样。可按楚安的想法,这也是观念的问题。
一商店是安远的老牌商家,也是典型的改革开放前集体单位的思维,室内装修做的再好,对灯光的要求也只有一个亮堂就行了。
反观专卖店这边,虽然也是安远人开的店,但是品牌来自南方,甚至国际。
人家对专卖店加盟是有要求的,也有统一的装修指导,而且是和发达地区接轨的。
其实,不管是一商店,还是专卖店的老板,对灯光都没什么概念,但花花公子的品牌方有,他们甚至有专业的灯光设计师为门店设计灯光照明。
而这些细微的差异,是普通人察觉不到的。
什么地方用暖光,什么地方用冷光,是直射,还是斜射,什么样的灯光与室内装修的色温最好融合,最有高级感,更不是普通人能明白的。
甚至在二十多年后,一般人也不会注意到这些。
因为早已经形成经验和共识,根本不需要业主知道,装修环节就能做个差不多。
但实际上,所谓的高级感,有档次,正是来自于小小的一盏灯。
最终,张梅被儿子给说服了,决定多花一万多,在灯光上多下下工夫。
好在张梅确实是精打细算,加上这一笔,投入还在可控之内。
可是,楚安接下来又给张梅提了个建议,又花出去大几千,使得张梅的成本管控彻底失败了。
楚安建议老妈,印点宣传彩页。
这可是两千年,还印彩色的?
一张A4纸的印刷价,复印社里要价5毛到7毛,大批量虽然便宜,但也要两毛一张。
这还是黑色复印的价格,彩色印刷?那得多少钱?
对此,楚安的说法是,“您说的是复印,直接找印刷厂会便宜很多!”
而且,这笔钱该花!
超市发宣传单,在后世已经属于用烂的招数了。可是不管什么招,得分在什么时候用。
在2000年的东北,发宣传单就是最高效,也是最新颖的,让整个小街镇都知道有你这么一家超市开在菜市门口的办法。
因为,没有商家发过传单。
之所以用彩印,也是因为没人见过。印的足够精美,就不会随手丢掉。
况且,楚安还有点别的想法。
“妈,咱们笨鸟先飞,辛苦一点,把常见烟酒、日杂的价目表也一起印上去,再留上超市电话。暑假我有时间,可以送货上门,咱把最难的时间渡过去。”
张梅,“……”
最终打动张梅,也正是楚安这句话。
至少张梅知道,儿子不是在瞎出主意,他在用心的帮家里。
这个钱,她决定花了。
一来,彩色虽然贵,但她也不是啥也不懂,确实能让人记住小超市。
二来,张梅的教育理念不一样,她宁可多花大几千,也不想打消楚安的积极性。
最终,张梅跑了两趟安远印刷厂。国营单位,都快倒闭了。
张梅又找了找关系,以四毛钱一套的价格,印了两万份宣传单。
是的,一套。
张梅没听楚安的,全印成彩页,而是采用一张彩色宣传页,一张普通白纸价目表订在一块的方式节约成本。
楚安也不得不感叹,老妈还是厉害。
就这样,【小街超市】张梅一共投了八万块钱,她偷偷地算了一下账,又有点上火。
投资超了,成本压力有点大。
楚安说什么月入过万,张梅想都没想过,不靠谱。
有姚丽清在对门,一个月能挣个三两千就行。这点自知之明张梅还是有的,多半比不过顺发超市。
而三两千的纯收入,意味着超市一天的营业额起码要在500到800元之间。这样去掉开销,才够那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