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以前,私人不允许有汽车。
即便有驾照,如果不是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集体的相关人员,也不能开汽车,因为没有别的车给你开,只能骑自行车,驾照放在家中作为摆设。
社会上只有公家车,没有私家车。
1984年2月时,上面发布了一条《关于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机动车船和拖拉机经营运输业的若干规定》的文件,算是官方层面允许私人购置汽车。
虽然规定的是农民,但其实私人购车已经全面放开,城市户口的个人购置汽车也被默许。
但允许拥有汽车是一回事,买不买的起又是另外一回事,就是较为便宜的小货车,新车的价格也要2万左右,两个万元户,即便是旧车,也得好几千,大部分老百姓买不起。
而小轿车就更贵了。
私家车的规定放开才一年半的时间,买私家车的人很少,拥有驾照的人同样也很少,会开车的大部分都是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的司机,或者农村的拖拉机手之类的人员。
有这样的背景,赵峰才说让陈平先找司机,再过来将车开走。
“赵主任,你这边现在就有空的小货车吧?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开走吧。”陈平说道,“明天就能装上瓜果蔬菜,直接送到荣西菜市场那边去了。”
“今天就开走?谁会开?”赵峰诧异的问道。
“我开。”陈平道。
“你?”赵峰更纳闷了。
陈平看起来不过20出头,会开车?
他不太相信。
“我见人开过,挺简单的。”陈平道。
这当然是个假话,他的确看人开过,不过并不是看过就会开,而是前世他学过。
“开车可没有那么容易。”赵峰道。
“撞坏了东西我赔。”陈平道。
陈平这么说,赵峰倒不好再多言,只想着等会儿带陈平去菜市场,见到小货车,陈平就知道开车没那么容易。
菜吃完,酒喝足,饭吃饱。
陈平去楼下将账结了。
5个人7道菜,菜钱是23块左右,平均每道菜3块钱,2瓶酒近9块,加上雅座额外的3块钱,总计35块钱。
点的都是硬菜,不少还都是招牌菜,贵不少,如果是素菜,或者普通荤腥菜,菜价会低很多。
放在几十年后,这一顿饭很便宜,但在这会儿却不便宜。
朱妍在镇上服装厂上班,一个月也才20多块钱,35块钱,一顿饭,就得吃掉一个半月的工资!
“你俩在国营理发店那等我,我跟赵主任去荣西菜市场,签了合同,就开车过去接你们。”陈平对陈志强和陈丽娟说道。
“哥,你不要逞强。”陈丽娟道。
“放心吧,没事。”陈平笑了笑。
没有方向盘的车,他会开,有方向盘的,也会开。
陈志强,陈丽娟,还有王树海一起往韩家墩国营理发店去,陈平则是和赵峰一起坐公交车,往荣西菜市场去。
坐的是通道式客车,费用按照公里数计价,一公里1.6分钱,从老大兴园酒楼到荣西菜市场,有6公里的路,1毛钱的票价,一来一回就是2毛钱。
每公里的车价看着便宜,可如果算上总的公里数就很贵了,每天哪怕只坐一个来回,一个月就要6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