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厚照大明 > 第九章 何为师者

第九章 何为师者

“殿下,臣乃奉旨而来,万万不敢作揣测之言……”杨廷和紧绷着脸,犹豫了片刻,终于应道。

朱厚照轻叹一声:“老杨,你何须如此执拗呢。好吧,那孤再问,你可知孤的课业如何?”

“殿下,虽然臣往日不甚了了,但如今已大致知晓。”杨廷和听得神情一松,似乎信心十足。

在朱厚照的示意之下,杨廷和继续道:“殿下自三岁出阁就读,以《尚书》始读四书五经,未经数年,四书五经均能倒背如流。”

杨廷和所说的四书五经,都是儒家著作。其中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而五经则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四书五经的内容可真不少,总字数应有数十万之巨。

“不仅如此,殿下连《资治通鉴》和《贞观政要》亦能诵读如流。”杨廷和继续道。

作为大明储君,其实只要读《尚书》、《大学衍义》、《资治通鉴》和《贞观政要》这四部经籍即可。

若学有余力,可选读四书五经中的其他经籍,以及阅览历朝史书。

据上一世的史书记载,即使那四部储君必学的经籍,原主到登临大宝之时仍未读完。

那三位顾命大臣可急红了眼,遂为他定制学习计划——日讲仪注,要他将《尚书》等儒家著作补读完。

但原主在刘瑾等宦官的“蛊惑”下,对枯燥无味的经籍早已厌烦不已,又怎学得进去?

顾命大臣越这般“谆谆教诲”,原主愈加宠信身边的宦官,最终朝臣们眼睁睁地看着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得势,权倾朝野。

但这一世,早已被后世灵魂取而代之的朱厚照,当然不会让这幕重新上演。

其实这些经籍并非一无是处,取其精华即可,故而两世为人的朱厚照表现得甚为积极,以三岁之龄便主动出阁就读。

对于普通孩童来说,两三年内,就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是不太可能。

但他朱厚照不是一般人,或许是穿越的原因,这一世过目便能成诵,各种书籍对他而言,只是字数的多寡罢了。

朱厚照嘴角一抿:“看来你昨日还真探听过。老杨,不知孤与你相比如何?”

杨廷和听得脸色一变,满脸惊恐,躬身连连作揖,道:“臣惶恐。殿下乃国之储君,臣断不敢,也绝不能与殿下相比。仅殿下的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臣就万万不及。”

在昨日迈进文华殿之前,杨廷和对朱厚照课业是心存怀疑的,觉得多半言过其实,他不相信未及总角之年的朱厚照已通读经史。

但拜谒徐溥徐阁老之后,他就彻底颠覆原有的想法。

朱厚照微微一笑,道:“老杨,既不与孤比。那徐先生呢,你比之何如?”

杨廷和知他口中的徐先生是指徐阁老徐溥,心中更无奈,暗道,汝为储君,吾为臣,怎敢和汝并论?但如今把徐阁老摆出来,又是何意?他是内阁首辅啊。

杨廷和迟疑了片刻,终于应道:“臣惶恐,臣实难望徐端公之项背……”

“好吧,孤不为难你了。孔圣人曾言,‘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老杨,那何为师者?”

杨廷和愕然,什么意思?问我何为师者?如此显浅的问题,不都人尽皆知么?

尽管不明白朱厚照为何要这般问,杨廷和仍恭敬地应道:“殿下,昌黎先生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哦,孤今日便有甚多疑惑,不知老杨你可否为孤解惑?”朱厚照微微一笑。

“殿下请讲。”杨廷和躬着身应道。

“《武经总要》和《武经七书》,你可曾读过?”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汇编,并官方颁行的兵法丛书,包括《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和《李卫公问对》共七部。

自北宋后,这套兵法丛书便是武学必读书籍。

杨廷和摇了摇头,道:“殿下提及的均为武学典籍,臣虽有耳闻,却未曾览阅过。”

“那你可精通骑射?”

“臣能骑马,拉弓射箭只能十中一二。”

“刀枪剑戟可会?”

“臣不会。”杨廷和也不虚言。

“天文地理,岐黄之术,又如何?”

“……”杨廷和嘴角动了动,终究没有发出声音。

“也没涉猎,是么?”朱厚照已替他回答。

在杨廷和的默认中,朱厚照摇了摇头:“那老杨你到文华殿来,传何道?受何业?解何惑?”

“……”杨廷和满脸错愕。

“古人曾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各类典籍、历朝史书,孤读过不知凡几。”朱厚照又道。

少顷,朱厚照更指了指挂于墙垣边的满布字迹的宣纸:“就如习字,难道孤如今仍要他人教怎样落笔、如何行笔和何时收笔不成?”

杨廷和无言以对……

---

再次将杨廷和“赶走”,朱厚照却没太在意。

按大明的选人用人准则,杨廷和确实是人才,还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理应有其用武之地,朱厚照对此亦不否认。

不过,朱厚照不会让他成为自己的老师,名义上的也不行。

上一世,朱厚照看过一些野史,曾提及到原主的英年早逝就与杨廷和有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百户闯明末帝业征程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三国之大将军王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悍卒汝南王的废柴儿子绥阳北宋:只手挽天倾,我助弱宋开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