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翻了翻,
差不多是他当年上给老皇帝的那策的变种。
态度上还是支持用兵的。
曹阳放下奏章,又问了问其他几人的看法。
一致赞成用兵。
曹阳:“既意见一致,不知该派何人去陕西主持大局。”
“老臣荐翰林学士冯都为陕西经略使。”韩章。
“有他人乎?”曹阳追问道。
“臣荐英国公张津为陕西宣抚使。”同平章事付宥。
“臣荐殿前司袁文绍为陕西经略使。”同平章事张方。
三人又当场吵了起来,参知政事欧阳理站韩章,枢密使蔡向站付宥,三司使范纯站张方。
“相公们既争执不下,不如朕御驾亲征如何?”曹阳起身说道。
“不可,陛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
一帮子文臣全都惊了。
陛下啊,
你以为真打仗跟宫变一样容易吗?
你能成,那是有宗室法理托底的啊,换个人你信不信天下立刻烽火四起。
安史之乱的危害从来不在大唐失了长安,而在于安禄山用行动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人,各地节度使啊,你们也可以。
曹阳淡淡道:“李凉左十六岁小童,尚且敢驰骋沙场,朕如何不能御驾亲征。”
“陛下,臣闻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不侥幸。。。”韩章引经据典,大声劝阻。
“罢了罢了。”
曹阳略作无奈:“那就任袁文绍为陕西经略使吧。”
“。。。”韩章。
张方:“陛下英明。”
......
“好,此事既定下,说下一事。”
曹阳表演完,重新坐下:“张茂,将陕西转运使薛前的盐业改革方案给诸位相公每人发上一份。”
几位相公看起方案,曹阳让内侍都知张茂,给几人都添上茶,与站着上的大朝会不同,垂拱殿的小朝会,时间太长,又都是老头,还是能舒服点,就舒服点吧。
因此,曹阳给他们每人都置了座,铺了软垫,放了茶。
登基以来,曹阳这类父的举动,很是受几个朝臣喜欢,这也是朝局愈发稳固的原因。
虽然登基方式不怎么好,但与昏庸的邕王相比,贤君明主,总是更能让儒家文人士子从精神上效忠。
“陛下,将盐引的印钞权收归三司,这本是应该,只是必须在陕西无战事之后。”
韩章:“至于将陕西其他几州的盐与解州等同,以盐引结算,此事可先取一州为试。”
张方:“陛下,谢州盐池所出,每年一百五十万席。。。”
。。。。。。
袁府,得知曹阳要出征的盛华兰总算不闹腾了。
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这道理深入人心。
因而,盛华兰一边絮絮叨叨,一边细致地给他披上甲胄。
分别之际,
“官人,你若平安归来。。。”
按照影视剧套路,这旗帜一立。
自己死定了。
但曹阳却眼睛一亮:“果真?
好好好,娘子放心,我一定得胜而归。”
?(°?‵?′??)
一番唇亡齿寒,曹阳拔剑出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