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任为兵部侍郎的杨景辰,自从被陛下亲自任命为清查京师三大营将官们腐败、贪渎、吃空饷,以及勒退老弱病残士卒的任务之后,他便开始查找与翻阅三大营的资料。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是三大营多年以来就存在的弊病,这叫我怎么查啊?”
杨景辰哀叹着,但这是陛下亲自下达给自己的任务,不查还不行。
可要一查起来,势必得罪朝中勋贵与军中将领,可自己万一不查,又落得个玩忽职守的下场。
按陛下现在的性子,势必会对自己不留情面。
杨景辰左右为难,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一查到底。
“有陛下为我撑腰,我还怕那些所谓的勋贵和军中将领们报复吗?”
这般想着,他决定亲自去一趟三大营,想亲眼看一看三大营现在的实际情况。
经过他连日考察三大营,知晓了为何陛下对当下的将官如此痛恨。
这还是戌卫京师安全的三大营吗?
除了几个站岗值守的士卒们外,校场上哪里能看见半个人影?
走进营房,发现营房内杂乱不堪,和狗窝也差不了多少。
他们都懒洋洋的窝在营房里,或呼呼大睡,或扯着闲篇,根本没有一点血勇的气概。
而将领们不是在喝酒吃肉,就是在外面呼朋唤友,吃着花酒,好不快活。
士卒们平常训练的兵器都锈迹斑斑,看来好长时间都没有进行训练了。
杨景辰愤懑不已,奋笔疾书,将他这几日的所见所闻都写在奏折上,想当面呈给陛下御览。
不是他不相信阁辅,而是奏折中涉及了太多的勋贵与军中将领们,怕万一有人偷偷向那些人告密,那就得不偿失了。
次日下午,未时。
杨景辰怀揣着奏折,心情忐忑又激动的向御书房走去。
“臣杨景辰参见陛下!”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朱笔,笑着看向杨景辰,“杨爱卿,三大营这件事你办得如何?”
“有没有查出贪渎、吃空饷之将官?”
“老弱病残的士卒在三大营是不是很严重?”
杨景辰双手递上奏折,苦笑道;“回陛下!”
“臣要说的东西都写在奏折上,还请陛下御览!”
王承恩接过奏折,双手递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伸手接过,笑着道;“杨爱卿,你有心了。”
“臣惶恐!”
杨景辰恭敬的回道;“这都是臣该做之事,当不得陛下的夸赞。”
“坐。”
朱元璋指了指杨景辰身旁的椅子,没有继续说话,而是认真的翻看杨景辰递交的奏折。
杨景辰依言坐下,眼睛却偷偷的瞄向朱元璋。
他不知陛下看到自己所写的奏折内容,会做出何种反应?
朱元璋翻看着奏折的同时,脸色也渐渐凝重了起来。
霎时,御书房中的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般,王承恩与御书房中的一帮太监、宫女们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见朱元璋徐徐合上了奏折,然后闭着眼睛,揉着太阳穴,低头沉思着。
众人都在忐忑不安中备受煎熬,似在等待着陛下的雷霆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