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八一,这才有明确规定,八个。
这才算给私人做生意的松了绑。
但说实话,只要雇工的,基本上都是不止八个。
所以这个方面来说,这就是个擦边球,没法界定。
也有大佬在上面吃了亏,像瓜子行业的傻子。
但基本上每个地方的老大,对这种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就是上面说一套,下面做一套。
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么!
那个时候,每一个有发展地方的领导,都是拿着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在为地方争取发展空间。
所以说,不管个人善恶,但那个年头的职场人,大多数都是肯做事的那种。
并不是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那些。
要真都像影视剧里描写的那种老古板,或者假大空,咱们怎么发展起来的?
就是何雨柱虽然对那个区老大有气,但也只是本着方便自己的发展想着直接搬迁,而没想着真跟对方闹什么鱼死网破一定要闹个说法的意思。
何雨柱估计,那个老大,巴不得自己搬迁。
虽然会假惺惺的挽留一下,但实际上,何雨柱留在那个区里,本身就已经是不合适了。
至少以后跟某些行业起了冲突,那边那个老大会相当难办。
什么事情都按规定办吧,企业发展不起来。
真要什么事有点冒头吧,那些相关部门不管也不行。
自从出了那个事,不管谁赢谁输,何雨柱与那个区的缘分已然是尽了。
所以,一个装做不理不睬,一个装做一往无前。反正就是一场默契做法,等到南锣鼓巷这边确定了何雨柱可以搬迁的地方,何雨柱这才跑到了当地区里请求搬迁,这时才见到了原来那个未曾谋面的老大。
儒雅精明是何雨柱给他打的第一标签,四十岁的中年人,中等身材,戴副黑框眼镜。身上气势十足,但一开口却让人有股如沐春风的感觉。
关键人家姿态放的很低,一开口就问何雨柱是不是下面办事人员有什么让何雨柱不满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