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新旦(二)
大明帝国,京都。
对于很多自小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皇城禁院从来不在地面,而是在云端。
云深不知处,真龙居其中。
高耸入云的四方殿宇,一层叠着一层,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内里是钢筋铁骨,外层是奢遮华木。
金龙绕柱,九子卧脊,方方正正,拔天接地。
这是工部墨序在建筑工艺上的集大成之作,以物喻理,将明人天圆地方的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
皇宫四周,帝国各部司的办公衙门大楼错落分布。
新旦已至,供职在这里的官员们都已经休沐散值,此刻楼宇灯火晦暗,如黑甲士卒拱卫在皇城四方。
唯独在最靠近皇城的地方,有一栋并不起眼的明制矮楼依旧透着淡淡光亮。
君子六艺,本就是一个极其浩瀚的工程。普通人穷极一生也无法将其中一项修习到登峰造极。
此时这些地区都亮着红色的光点,代表着当地的主政官员已经全部链接入吏部的黄粱梦境‘天官境’中,保持静默状态,静静等待。
老人微微一笑,朝着众人摆了摆手,“只要新政能够顺利推行,能给帝国留下一个安稳的罪民区,我也就满足了。”
如果儒序都不接受械体,那又如何在民间推行这项技术?
队列站位长幼有序,让这场内阁会议,看起来更像是一次家族聚议。
此时已经是深夜子时,但在矮楼前方的广场上却停满了制式统一,颜色朱红的车辆。
越是靠近书案的地方,容貌越是衰老不堪。
不知道过了多久,这场点阅终于完毕。
“这份推行新政公文,连同新选拔的施政官名单,让吏部一起通过‘天官境’下发各地吧。”
老人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搁下笔,又取下鼻梁上的眼镜,两手扶着案沿慢慢站了起来。
他们在变革之中独善其身,拒绝接受义肢改造,刻板的认为凭借自己苦读一生锤炼的人生智慧和积攒的文治功勋,也足以支撑着序列的晋升。
与平日间不同,他们的站位并不是按照官职大小,也不是依据序列高低。
对于这些守旧的老人而言,他们的前半生虽然经历甚至引领了‘第二次技术革命’,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道理却早已经深入他们的基因。
“阁老辛苦。”众人齐齐拱手躬身。
一名眉眼间同样沟壑慎重的年老官员搀着他的手臂,轻声道:“您可不能休息啊,新东林党可离不开您。”
站在门槛之前,老者缓缓挺直了脊背,在身后众人眼中却如平地起峰峦。
黄的纸,黑的字,朱砂勾准,便再无还转的余地。
一道明黄色的投影自云层中迈步而出。
所过之处,无人不躬身垂首。
老者推开搀扶的手臂,佝偻着身形缓缓走向门,身上略显宽大的官服拖曳在地。
“龙无首不行,您如果真的致仕了,那新东林党以谁为魁首?谁有那个资历和能力能够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