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明白,但这和兴盛教化有什么关系?”
“陛下为何还不明白?如今流民四起,之前负责这里他们的人都成为了他们之中的一员。
甚至已经直接死在了不知道什么地方。
三老,胥吏,这些人手都不是简单的随便找人就可以了。
而安抚流民更不是简单的将他们安抚到某个地方就可以了。
这需要大量的钱粮是一个,但同样还需要大量的人手,要不然他们会成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而且随便一个什么野心勃勃之人只要在他们中间肆意挑拨一二,便可以让他们出现极大的混乱。
而朕如今要做的,就是这件事情”
“嗯”此时的刘隆听完了这邓绥的话语之后,脸色是格外的无奈和诡异。
同时看着面前的太后,最后还是忍不住唏嘘了一声,然后轻轻开口问道。
“这个,母后啊.”
“陛下请说!”
“就是.朕特别想要问一问母后,你做这件事情和大兴教化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陛下还不明白?”
“朕很难明白!”
“陛下啊你可知道如今我大汉有百万流民在各地流窜而无法安置?”
“知道!”
“这件事情是朕无能,但是朕也有话可说。
陛下要知道这些年我大汉的文事本就不算兴盛。
说到底,本就不兴文士,曾经有人在我大汉的些许城池之中好生谈查过。
即便是一座不俗的一般县城,也不过就是十余万的百姓。
而在这十余万的百姓满打满算识字的也就不过数千人罢了。
可这数千人,除去年幼心志不定的,还有那些过于年迈已经无法担任处理民事的那些人之外。
也就只剩下了区区两千余人”
“两千余人,这可不少了!”刘隆听到了这句话之后也是忍不住皱起了自己的眉头。
“两千余人,足以在一座县城之中当一些胥吏了
即便是流民,他们其中的比例.就是他们其中识字明理的人应该也是相差不多的。
两千余人治理十万人难道不够?”
“够!当然够!”
“那”
“可问题也就在这里!
若是这两千人都是真君子那当然是够的,可是他们虽然识字但大部分却只是识字罢了,让他们处理这百万流民之中的衣食住行,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并不是说他们就没有这个能力,或者说他们就算是有这个能力。
可以再稍加调教的,那也是有着巨大的问题。
很多人不能说品行不端,只是他们.他们的性格有缺!
诸如贪婪,好色,无度等等
简单来说,若是陛下真的在这个时候给了他们如此的权利,到时候非但不会帮助陛下治理百姓,帮助朝廷稳定局面安抚百姓。
甚至还会上下其手,从中牟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