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让郡县之地彻底糜烂.
因此,臣今日想要请陛下一条命令出来。
自今以后,我大汉孝廉举荐年不满四十的,不得推举!
而且就算是举荐了,也必须要要让他们都先去公府赴任才可!
不仅如此,臣还希望陛下可以下令,这诸生儒家一家之学,不要太过于繁琐麻烦。
正所谓文官考公文,如此方可。
至于那端门复试,则是要考其虚实,观察他们这些被举荐之人的本事,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然后才是真正的机会,如此一来方可说是以美风俗。
若是有不遵守法令的,想要浑水摸鱼,从而欺上瞒下的,那自然是要按法处理。
只需要严惩几人之后自然其他人也就不敢继续如此了。
最起码他们不敢光明正大如此。
当然臣也知道,我大汉人杰地灵,有不少可用之人。
若是当真遇有那些天赋不俗之人,那些特殊的人,自然也是可以不拘年龄。
不过这等人都是天之骄子,单独一二,不可长久论之。
而且这等人,想来也是值得陛下亲自过问一二的”
那左雄的话语让刘隆忍不住慢慢瞪大了自己的眼睛,然后忍不住的朝着一旁的邓绥看去。
可还没等刘隆说些什么,这邓绥却是再次开口。
“还有一件事情恐怕需要陛下知道才行。
朕这段时间也在想这个举荐之事,只不过相比较于左雄的言论,朕更在乎能够从这天下选拔什么人才。
所以擅自做主在这科目中添加了“有道”科”
“那不是几年前就有了么?”刘隆被这话说的一愣,“有道有道,有道德、才艺的人可由此科被举荐为官。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我大汉的察举常设的科目茂才、孝廉、光禄四行等都是正常的,也是左雄所言之事。
而这有道,不过就是和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至孝、敦厚等一般无二。
没有太多的名额,就算是有,也无伤大雅。”
刘隆对此并没有太过于在意,毕竟这科目不少,但真正重用之人也不多。
那明经乃是学问大儒,明法则是寻找真正了解大汉律之人,说白了就是寻找酷吏的。
至于其他的,也都是根据性格而选的。
至于这有道,除了道德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才华之人,对此刘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因为这本就不是什么大事,而且他坚信这东西就算是千百年之后也是少不了的。
特殊才华之人,必定是要有特殊作用的。
只不过他很好奇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既然母后说到这里了,那这一科如今如何了,可有什么了不得的人才出现?”
“就是如此才要告知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