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中旬,正在寝室打游戏的张煜突发奇想,偶然间他想起前世的共享单车ofo。
这好像也是一个创业路子,尽管ofo最后以破产倒闭结尾,可推行前期也大行其道,注册用户在一个月内飙升至千万,半年内用户过亿。
虽然现在还不是互联网时代,可共享单车在大学里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他两次出手帮寝室兄弟解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校园共享单车能做起来,也是带领寝室兄弟致富的一个手段。
张煜是个行动派,当天下午,他就打车满东海的找销售自行车的店,让他们帮着联系工厂进一批双座和三座的自行车。
几天后,自行车有眉目后,张煜通过导员李莳,找到了学校的相关部门,表示他想在校园内搞共享自行车业务,名义是提前创业、服务同学。
和张煜谈话的老师很死板,认准了学校车来车往,骑自行车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死活就是不让自行车入校摆放。
最后张煜提出,他可以出钱在学校建几个自行车棚,等他离校,车棚可以归学校所有,部门老师这才满意地松口了。
手续办完的第二天,张煜把创业的事情告诉寝室众人,邀请寝室众人加入,虽然孟浩几人很惊讶,可很快就平静下来。
经过这几个月相处,张煜的种种表现,早已表明他不是普通大学生,所以很快就同意加入创业。
张煜、李东生、孟浩、赵东一起选建车棚的位置,郑坚、揭泽、周华、廖淼负责和校方管理部门对接建设问题。
三天后,张煜定的车棚和车都到位了。
单座、前后两座位、前后三座位的自行车,张煜各进了300辆。
然后在宿舍区建了3个车棚,教学楼建了2个车棚,图书馆和教师家属楼各建了2个车棚。
张煜建的车棚用料很足,防晒防雨而且美观,再加上施工用时不久,一天就建好了,一些见过车棚的校领导询问过后很满意,跟学校相关部门说,以后这样的学生创业要多鼓励多支持。
整个共享自行车创业,张煜用时五天,耗资15万余元,购置自行车花了11万多,7个车棚花了4万多。
当寝室众人得知这些天张煜花了15万多,除了对张煜有所了解的李东生和赵东,其他几人都惊掉了下巴。
孟浩他们猜到张煜可能是家里有钱的隐形富二代,可也没想到一出手就是15万这样的大手笔。
顿时几人都萌生退出创业计划的想法,如果创业失败,张煜还有家里人兜底,可他们几个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和农民,经不起他们这样创业。
直到张煜提出让他们以管理入股,七个人每人5%的股份,共同管理校内自行车业务,孟浩几人才勉强答应下来。
张煜给寝室兄弟拉了一把,15万对于他现在来说只是东方超市几个小时的利润,但是对于寝室几人来说,有可能是改变命运的开始。
至于他们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就看他们自己了。
张煜给自行车起名“哈罗”共享单车,主要还是这个名字是音译“hello”,简单好记,用过的学生都能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