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全国最具才华的学子此时都在京城,在三月三这一天,众人会齐聚在京城白鹿书院,举行诗会比武。
在这场诗会上,往往会诞生许多千古名篇,不仅会传遍大周全国,甚至对大周周边的国家文人都有很深的影响力。
如果谁能在这场诗会上拔得头筹,那就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周第一才子,名扬四海。
而且这场诗会当朝皇帝也会参加,也就是苏梦蝶在今年三月三是也会到场。
拓跋盛作为一位外邦皇子,他怎么有自信来参加这场诗会?
要知道虽然近来国力有所衰弱,但在诗词歌赋上,大周拥有着霸权的地位。
“贵国二皇子真的要来参加三月三诗会?”
苏梦蝶略带不解的问道,来访的使者似乎知道大周皇帝会这样问,于是自信得回答道:
“正是,陛下。”
见苏梦蝶还有疑惑,使者又接着说道。
“陛下,恕外臣冒昧,贵国确实文坛鼎盛,但我二皇子却有绝对的自信,能在三月三诗会夺得头魁。”
“你蛮夷之国,哪来的这般自信。”
听到使者的话,在一旁陪着女帝一起接待的礼部尚书皇甫德站不住了,质问起了使者。
就算皇甫德平时再酒囊饭袋,但在有关国家脸面的问题时,还是会争一争的。
“哦?这位大人,那容外臣询问一件事。”
“什么事?”
皇甫德没好气的问道。
“在过去三年,三月三诗会的头魁是否都由同一人夺得?”
“确有此事,那又怎样?”
“实际上此人为我二皇子派来的使者,其所做之诗,均为我家二皇子所做!”
使者的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什么?过去三年的头魁,每次仅凭一首诗便能艳压众人的才子的诗竟是二皇子所做?
怪不得此人只参加诗会,却不参加春闱,而且每次诗会之后便消失的无隐无踪,先帝在世时还派过专人寻找而无果。
原来那位才子竟是拓跋盛的使者?
“可是,据我所知,三年前贵国二皇子才刚到束发之年?”
“正是,如今我家二皇子,也刚过十八岁。”
一位十几岁的少年竟能做出如此天才的诗句,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来者不善啊,苏梦蝶心中想到。
拒绝是不可能拒绝的,否则岂不是显得我大周怕了,那之后还怎么作四方藩属的大哥。
不过同意归同意,但派谁去参加诗会苏梦蝶却犯了难。
她看了看身旁的皇甫德,派这样的人去肯定不行。
那些参加春闱的学子?
也不行,过去三年这帮人都输了,靠他们也必输无疑。
让自己明镜司里文司的那些人?
更不行,这帮人学习的都是吏治之法,从事政事还行,吟诗作对那是一窍不通。
究竟谁才有把握赢西卑国这位才华横溢的二皇子呢?
苏梦蝶思考了很久,突然,他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甚至浮现起了一抹笑意。
因为他想起了一个人,定能打败西卑国二皇子,赢得三月三诗会。
此人便是,她曾经的老师,翰林院大学士,《大周诗词百首》编纂者——欧阳澈。
“麻烦使者回报,我大周欢迎贵国二皇子前来参加三月三诗会,并且朕会派遣一只使团,从凉州一路护送贵国二皇子入京。”
“只是,这三月三诗会头魁,贵国是一定拿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