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梦蝶瞥了一眼身边的曹白和皇甫德。
只见二人镇定自若,看着台下的学子们,仿佛自己掌控了一切。
而女帝则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诗会之后,定将铲除曹白一系。
不过此时最重要的还是取得诗会的胜利。
目前,苏梦蝶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陈凡的身上。
但她看着陈凡完全一副不急不躁的样子,甚至闭目养起了神。
一时间让苏梦蝶都怀疑,自己难道被陈凡骗了?这像是一晚上写出《将进酒》的样子。
随着诗会的举行,拓跋盛在不断地写着诗。
一炷香的时间,就已经写了整整三首诗了。
而且每一首都非常优秀。
台上的评判们已经觉得,这场诗会已经没有悬念了吧。
一边是不断写出优美诗句的拓跋盛,一边是至今无一人呈上诗句的大周学子。
恐怕是见识到拓跋盛的第一首诗后,都怕了。
不敢再将自己的拙作奉上献丑。
评判们十分无奈。
而一些其他国家前来游学的大儒,见到大周学子这幅样子,也变得十分的不屑。
门外的百姓们此时已经从略带失望,到如今的绝望。
拓跋盛,一人,大周学子加上陈凡,二十一人。
然而这二十一人竟被一人打败,并且是毫无悬念的打败。
还是来自一直被大周人瞧不起的蛮夷之国的人。
如今大周文坛的颜面要被一扫而空。
拓跋盛还在继续,又写了一首。
同样又是引得满场赞叹。
坐在陈凡身边的薛青珊已经坐不住了。
她原以为有陈凡在,诗会没有问题。
可如今,拓跋盛的才华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而自己身边的陈凡,依旧没有动笔,这让她有些焦急。
于是她往陈凡的身边挪了挪,小声得问道:
“陈凡兄,你还在等什么,还不动笔吗?”
“莫急,我在欣赏这位二皇子的诗句,不得不说,写的挺好的。”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这心情?!”
看到焦急的薛青珊,陈凡突然问了一个问题:
“青珊妹妹,你觉得,这位二皇子的诗句如何?”
“我觉得很好啊,挺有灵气的。”
薛青珊现在对写诗的灵气特别敏感,她在拓跋盛身上看到了这种灵气,这种她尤其缺少的天赋。
但陈凡却摇了摇头。
“我觉得吧,二皇子的诗句确实优秀,但却有一个缺点。”
“什么缺点?”
“格调太高了。”
“格调太高了?”
“对,换句话说,就是不接地气。”
见薛青珊一脸疑惑,陈凡又解释道:
“二皇子确实有才,但这也是的他的诗句如同天上楼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觉得吧,这样的诗句并不一定适合这面向大众的诗会。”
“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有不一样的效果。”
薛青珊仔细回味着陈凡的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她似乎隐隐约约感受到陈凡话里的含义。
“这么说,陈凡兄,你想到写什么了?”
陈凡没有回答,而是点了点头。
他的心中已经知道该写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