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元帝已经七十多了吧?”
“太子之位,似乎还不是很稳固啊,父亲当年好像与九皇子关系不错?”
“很多人愿意看到我现在这样子吧?太子?八王?还有,皇帝?”
徐海的每一句话,都是郑太和不想听到的。
“那个,小海,咱做生意可以,别扯那些听了都要掉脑袋的话,成不?”郑太和苦着脸道。
徐海轻轻笑一声:“那劳烦舅舅等涂举从楚国归来后,去一趟。”
“以我的名义,贩些布匹木材卖到南楚。”
南楚,西魏,大周,三国盟友,官商都还是通畅的。
以崇武侯世子身份,去南楚一趟不难。
若是真的能运米粮而回,一趟就能大赚。
从来就没有卖不掉的粮食。
郑太和筹算一下,犹豫道:“成本太大,要不换成别的生意?”
到底是本钱不足。
郑家不撑腰,他郑太和腰杆硬不起来。
“舅舅,陈州府谁家最富?”徐海看向前方鱼池,开口问道。
陈州若论权势,公侯一门的长林徐家算第一。
可要说豪富,那徐家排不到前十。
“陈州唐啊,唐顺尧那老小子家中堆银钱的仓房比粮仓还多。”郑太和撇撇嘴,有些酸涩,又有些羡慕的开口。
唐家专办米粮,西送洛京,东供宁国府,家中掌着数十万顷良田,大半陈州好田都在唐家。
郑太和背后的郑家虽然也是大商,却远远比不上唐家。
“好,请舅舅去一趟唐家。”徐海朗声开口。
去唐家?
郑家也好,崇武侯府也好,似乎都与唐家没有太多交集。
郑太和疑惑看向徐海:“去做什么?”
徐海面色淡然,轻轻吐出两个字。
“借钱。”
借钱?
徐海面前,郑太和面色尴尬。
他完全想不到,自家这高高在上的世子外甥竟然将“借钱”两个字说的这般,顺畅。
小海从小到大,还没为钱财发过愁吧?
到底是自己能力有限,连为小海筹集药材都办不到。
其实郑太和不知道,徐海要以商道聚财富,并非临时起意。
道门修行讲求财法侣地,武道向来都说穷文富武。
财之一字,乃是修行的底蕴。
想修武道,没有天材地宝打熬根基,没有神兵利器提升战力,没有神功宝诀修行,那一辈子也成不了强者。
更别说徐海还要以武道踏入无上之境,所耗费之巨,难以想象。
通连大河上下,他在前世记忆未苏醒时候就已经在筹划。
张远和涂举一直都在负责忙这件事奔走。
徐海很小时候,母亲就一直告诉他,父亲崇武侯是世间一等一的豪杰,家国天下,朝堂江湖,皆是非凡。
从小到大,徐海也是一直都以崇武侯为目标。
武道修行一步一阶梯,刚满二十岁就踏入二品巅峰。
以世子身份,入巡骑卫,却从寻常兵卒做起,直到积功为六品郎将。
回到长林守孝,他也没有闲着,而是筹谋以白衣徐海身份在大周东南江湖做一件大事。
此事若成,他徐海之名必然名动天下。
结合两世修为再看这些事情,徐海不觉有些好笑。
这些权谋手段,就好像一个倔强的孩子,一定搏个出人头地,让所有人仰望,证明给自己的父亲看看。
其实修行之道悠长无尽,哪有时间去在意别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