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太和对于徐海的商道计划极为上心,几乎每个关节都了解透彻。
如何备货,如何通行,何处要打点,他都能说出所以然来。
唐顺尧一边听一边点头。
“太和啊,永南县一段水道难走,你准备怎么解决?”
“不错不错,南楚最便宜的是稻米,最珍贵的也是稻米。”
“太和说的不错,返程可以绕道。”
唐顺尧与郑太和越聊越投机,竟是连徐海在一旁都忘记了。
“哈哈,好,如此一趟商道走下来,大河各方都有利益牵扯,往后就顺了。”到最后,唐顺尧一拂手,满脸红光开口。
他看向郑太和,轻声道:“我与道远兄也是相熟,他将你埋没在此,实在可惜了……”
话语之中,对郑太和的商业才华很是欣赏。
唐顺尧口中的道远兄就是郑家如今的族长郑道远,也是郑太和的父亲。
听到唐顺尧的话,郑太和摇摇头道:“我郑家家业都是依附国公府,依附崇武侯,我帮着世子,也不算埋没。”
唐顺尧点点头,看向徐海道:“世子,唐某极为看好你这计划,也看好世子必能东山再起。”
“我唐家愿出——”
顿了顿,他压低声音,伸出手掌。
“白银五十万两,占世子河道生意的四成。”
五十万两白银,价值五万两黄金,购买各种木材布匹,往南楚一趟就能翻倍而回。
特别是这五十万两并非唐家借贷,而是入股,往后只拿分红。
这是凭空让徐海手上多了五十万两白银的本钱。
郑太和忙看向徐海。
唐顺尧亲自到来,果然有意外惊喜。
只是这事还需要徐海拍板做主。
“唐家主,要么这五十万两算本世子借唐家的,生意成后加三成息奉还。”
“要么,算唐家入股,但只能给你两成利。”
徐海面色平静,双目之中透出一丝深邃,看向小厅之外,轻声道:“唐家只管分红,不得干预商道之事。”
徐海的话说完,小厅之中顿时沉静。
在商言商。
唐顺尧的四成被徐海直接砍成两成,还不准插手商道。
郑太和心中一颤,感觉自家外甥实在压狠了些。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自家这外甥敢言商贾之道,确实有底气。
凭这一手压价,就是又狠又稳。
“其实对于唐家来说,借这五十万两更划算,没必要绑在本世子和崇武侯府这条船上。”徐海的声音之中透着一丝让人难以琢磨的轻悠。
唐顺尧目光落在徐海身上,沉吟不语。
许久之后,他方才长笑一声,站起身来。
“世子就是世子,厉害。”
他看着徐海,面上露出笑意:“世子定然早已看透,我唐家在东南之地富甲一方,进无可进。”
“江湖也好,朝堂也罢,要前行一步都是千难万难。”
“今日世子这条船,我唐家不上也得上了。”
“若不然,商道一通,唐家必然衰落,十年之内就有倾覆之忧。”
大河商道通了,多少生意与唐家重合,加上南楚稻米进了大周,唐家有了替代品,作用大降。
那时候的唐家就真的要考虑会不会成为江湖与朝堂口中的肥肉了。
徐海明里是让郑太和去唐家借钱,其实是去摊牌。
唐家要么与徐海合作,要么,就成为敌人。
“世子,我唐家出八十万两白银,只要一成利。”唐顺尧的豪爽让郑太和浑身一震。
这八十万两白银说是只要一成利,可背后所要的东西,恐怕远不止八十万!
唐顺尧看着徐海,拱手道:“我唐家愿与世子结盟,共进退。”
结盟!
唐家愿与自家外甥结盟!
如果有唐家相助,小海就算武道修为断绝,也多几分保住世子位的底气。
一旁的郑太和握紧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