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很想发挥一下自己作为叔叔的威风,拎着朱允文的耳朵问他到底能蠢成什么地步?
奈何,君是君,臣是臣!
朱棣哪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越雷池半步,只好道:
“陛下误会了,臣与朝中勋贵只是公事公办,平时也没有什么往来……”
朱允文爽朗笑道:
“四叔不要这样嘛!我以真诚待你,也希望四叔还以真诚啊!”
朱棣干笑道:
“额……陛下恕罪,只是臣确实不敢做非分之想,非分之事……”
闻言,朱允文笑容一敛,似笑非笑道:
“哦?李景隆怎么说?”
历史上,朱棣能得到最后胜利的最大功臣,曹国公李景隆就算不能排第一第二,起码能排前三!
先后两次统兵,合计超百万之众啊!
这货愣是能输了!将朝廷的精兵良将输光之后,还在最后关头打开金川门迎接朱棣入城!
永乐年间修的史书说这是李景隆无能所致,不管李景隆是不是真的无能,真正目的绝壁是为了衬托朱棣的英明神武!
若非如此,实在很难解释这荒诞的事实,而前身对李景隆三番四次的宽容大度就更诡异了——若是朱允文,怕是能把李景隆全家都灭了,还要掘坟鞭尸不可!
但这些埋在历史堆里的荒诞与朱允文并没关系,他之所以点出李景隆,是为了提醒朱棣——我可以把皇位让给你,但这不是你可以肆无忌惮的把我当傻子糊弄的理由!
果然,朱棣一听,脸色顿时一变,但他立即没事人一般说道:
“哦?李景隆啊,他是臣的表外甥来着,陛下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朱棣嘴上云淡风轻,心里却慌得一笔!
要知道,李景隆可是他整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步棋子!
说实话,拿下李景隆还是费了朱棣不少心血的,光是李景隆手下的那些关键人物就费老鼻子力气了,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若到关键那一天,朝廷八成会让他统兵!
然而,朱棣真的没想到,朱允文竟然看出来了?还是多疑试探而已?还有,假设朱允文真的看出来了,他又为什么要提出来?
只能说,只有朱允文是真心想禅让才可以解释了!
是以,朱棣心里又惊又喜,别提心情有多复杂了。
朱允文并没有抓着这点不放,只是感叹道:
“我知道四叔有雄心壮志,又何必让无辜的生灵涂炭呢?四叔不用解释!也罢,这个皇位你尽管坐去!一旦内战,损害的终归是我们朱家的江山啊!你明白吗?”
“……”
对此,朱棣只能低头装糊涂了!
这话不能接!
一旦接了,岂不是落人把柄?!
朱棣在草原上混久了,深深明白一个道理,不见兔子不撒鹰才是正理!千万不要被眼前的诱惑迷住了双眼!此乃兵家之大忌!
再说了,就算朱允文真心禅位的,那不也得拒绝几次以示清白么?!
朱允文见朱棣不吭声,便叹了一口气,道:
“我知道四叔还不肯信我,也没关系,四叔迟早会知道我的诚意的!”
说罢,两人之间陷入了沉默之中。
最后还是朱允文主动打破了沉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