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足以决定自己未来的难题,朱棣也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于是,朱棣说道:
“陛下,可否允许小王的下属给小王送点衣物过来?深夜太冷了……”
说是送衣物,其实是与外通信!
由于百官将奉天殿广场围得水泄不通,连皇宫的守卫都靠近不了,所以朱棣一直不能与外界取得联系。
到了这个地步,朱棣不得不问一下他手下的第一谋士道衍和尚了!
朱允文没想那么多,张嘴就想答应下来,可黄子澄等人又不傻,当即拒绝道:
“这点小事,不劳燕王费心,下官早已让人安排妥当!待会就有人送衣物过来给殿下!”
还想勾结外界徐徐图之?
你在想屁吃!
要么答应入朝为官,要么彻底撕破脸皮!
朱棣顿时为之气结!
这些大头巾欺人太甚了!
朱允文不大知道朱棣和他们打的什么机锋,便道:
“这样,你们先退下,朕与四叔商量一下!”
皇帝的面子还要给一点的,黄子澄等人便暂且退了下去。
朱允文问道:
“叔,你到底怎么想的?”
在朱允文看来,允许朱棣入朝为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很简单,若朱棣入朝为官,靖难之役有可能就没了!
上层争斗得再凶,与下层的百姓也没多大关系!
大不了把皇宫拆了,把京城打烂而已!
要知道,靖难之役,可是把整个淮河以北打成了废墟!多少生灵涂炭!多少将士死于同袍之手!
至于其他的,朱允文也知道百官不安好心,但朱棣有我支持啊?我再不济事也是堂堂皇帝,四舍五入,这就等于朱棣有了大义名分!
谁知道,朱棣却反问道:
“臣愚钝,陛下又是怎么想的呢?”
这话很无礼,朱棣若敢这样对老朱说话,坟头草都三尺高了!不过,朱棣是故意的,你都死皮赖脸要禅位给我了,我放肆一点又如何?所谓得寸进尺莫不如是!
果然,朱允文并没有计较,琢磨了一下,换了一个说辞:
“若叔肯入朝为官,禅位一事就有戏了!你看啊,叔在塞外是劳苦功高,深得将士拥戴!又与勋贵交好,我亦鼎力支持!叔踏实干下去,到时什么威望和功绩都有了,禅位一事就是水到渠成!”
朱允文不惮于以最大的恶意猜测朱棣这等雄主,说什么以百姓为重根本就是一句笑话,一将功成万骨枯才是朱棣的信仰!所以,朱允文必须拿禅位说事……
闻言,朱棣整个人都通透了许多,有时候自己想是一回事儿,旁人说又是一回事儿,朱棣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坚定他的想法!
按常理来说,夺取皇位,一定是通过自己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才最香!
但是,朱棣哪敢说自己以往的安排,就一定能让自己笑到最后?!
比如说李景隆这个棋子,若自己所料不差,到时朝廷让他领兵,那又如何?
李景隆只要失败一次,朝廷肯定会召其回京下狱问罪!然后马上又可以组织第二波大军平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