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天脚底下再次开始口水大战的时候,朱允文和朱棣却来到河岸对面。
朱允文闲庭信步,一边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两岸的风景,一边对朱棣说道:
“四叔,还看什么?别看了!”
朱棣这才把目光从天桥底下转回来,几步跟上朱允文,开始叫冤:
“陛下,俺冤啊!他们这些人太过分了!非要冤枉俺!”
说实话,朱棣这一刻是挺后悔信了这侄子的邪!什么禅位,统统见鬼去吧!还不如找机会回北平起事,轰轰烈烈的闹他一场!不成就拉倒!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是的,这才符合朱棣的性格!
当然,朱棣现在也只是想想罢了!
他很清楚,现在自己的处境,可比在北平时的惶惶不可终日,好了无数倍!他就算拉拢腐蚀了那么多人,也不敢说起兵靖难的胜算有三成啊!
而现在就算不能受禅登基,朱允文这个侄子无论如何也不好对他这个亲叔叔下黑手了!
禅位就是一把双刃剑,他朱老四和朱允文都没有回头路!否则就是失信于天下人啊!说到底,人设崩塌的后果,他们叔侄俩都承受不起!
也就司马懿还有他的子孙敢干这种事了,连曹操生前都不敢说什么篡位,而他的儿子虽然成功了,但也必须给汉献帝一个好结果……
所以,该叫屈扮可怜的时候,朱棣现在可是毫不犹豫——人家是皇帝,臣子叫屈又有什么!
见状,朱允文便安抚道:
“这才哪到哪?这些平民百姓也就嘴嗨一下,四叔完全没必要放在心上!”
朱棣不好问什么叫嘴嗨,只能自己揣摩了一下,才算放下心来,不料朱允文下一句又让他提心吊胆了:
“我们叔侄真正该关心的是那些儒家子弟!他们也嘴嗨,但他们的嘴是真能杀人啊!”
就算朱允文不愿意承认,儒家的影响力还是摆在那里,几乎渗透了大明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
说实话,若得不到这些人的支持,就算强行禅位,恐怕也于事无补,更对大明不利!
闻言,朱棣手脚冰凉,道:
“这……”
这怎么可能啊!
朱棣几乎要哭了啊!
他有自知之明,自己怎么可能得到那些人的支持?!
果然,朱允文说话很无情:
“对!朝中那些大权在握的高官,恐怕没几个会支持我们!”
朱棣:“……”
谁料朱允文又道:
“但我们叔侄可以另辟蹊径!四叔,我问你,这个天下终将是谁的?”
“……”
朱棣张了张嘴,却无法回答!
朱允文也不勉强,接着说道:
“朝中那些老顽固,你说他们腐儒也好,自私也罢!反正我们是得不到他们的支持了!所以,我们真正的希望,是那些初出茅庐的儒家士子!他们的血,仍未冷!”
朱棣只觉得醍醐灌顶一般,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对啊!俺怎么没想到这一点!还是陛下高明!”
之前,朱棣要求朱高炽为自己拉拢几个同窗士子,那只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罢了!当时朱棣想的是,若得到一个高官的支持,哪怕是默认,也比一百个年轻士子强!
但是朱允文为朱棣指明了一条新路,那就是笼络天下所有的年轻士子!
哪怕只有二三成的人支持禅位,再假以时日,恐怕没个几年的功夫就妥了!
朱棣听懂了朱允文的潜台词,既然老顽固们不同意又占着位置不肯走,那就亲自培养更多的年轻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