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陛下,要不还是从长计议一下?”
“现在国内虽然没有什么大事,内帑和国库都算充实,但也要以防不测啊!”
朱棣忍不住劝道,他算是第一次见识到自己这侄子的胃口有多大了!区区扫盲,起步就是每年一百万两银子?!
说实话,朱棣觉得这侄子很像隋炀帝!都是心比天高却眼高手低的主儿!这侄子到底知不知道这种量级的财富代表着什么?
就算家底再厚,也经不住你这样造啊!
是的,朱棣不愿意眼睁睁看着朱允文糟蹋银子!
朱棣知道教育很重要,但教育这种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所以,朱棣更希望朱允文悠着点,先搞一个试点折腾几年就很不错了!
闻言,朱允文还没什么反应,王艮却心思复杂的看了一眼朱棣,心道这老王八蛋也不是一无是处,在正经事上还是比较稳重的……
王艮顾不上与朱棣的事,也忍不住赞同道:
“是啊陛下!学生也认为,陛下有这个心思已是万民之福气,但做事委实不宜操之过急,一个扫盲的小学,每年5万两足矣!等时机成熟了,再一步步扩大……”
毫无疑问,出身普通的王艮比谁都更清楚五万两白银的含金量,这笔钱真的不少了,搞好一个几百人的小学绰绰有余!但皇帝张嘴就是一百万两,委实太吓人了,王艮觉得还是有必要劝阻一下。
朱允文见这两人这么快就放下成见,心里还是有点欣慰的,但这两人根本不懂!
只见朱允文走到窗边,看着天边的半月,感叹道:
“谁懂朕心啊!”
“千百年来,兴,百姓苦!亡,还是他娘的百姓苦!”
“在朕看来,天下百姓,不分贵贱,确实太需要教育了!然而,列朝历代之君,只重科举而已!却往往忽视了,一个状元,哪怕他才高八斗,也是从最基础的蒙学而来的!”
“像那宋真宗作劝学诗,书中自有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只有人尖子儿才能得到这些!而更多的百姓,哪里得到教育的机会了!他们连生存都顾不上,根本承担不起!”
“试问这些君臣有心还是无意?!”
“所以,朕既以建文为号,理应重视这一点,蒙学也好扫盲也罢,朕就算倾家荡产也要给天下百姓一个读书的机会!至于四叔,你也不用担心朕会败光内帑,不给你以后留半分,朕不止有味精,还有许许多多的好东西呢!”
说到最后,朱允文一语道破朱棣的小心思。
你不就是怕我败光家产么?
一个味精肯定满足不了你的胃口,可十个百个呢!
闻言,朱棣很尴尬,先是下意识离旁边的王艮远了一步,才辩解道:
“陛下误会俺了!俺真的没这种心思!教化万民本是天大的好事,俺只是担心半途而废而已……这样吧!味精厂这边,暂且每年与内帑平分,各出一份力支持皇家曙光小学!陛下觉得如何?”
被朱允文戳破心思,朱棣反而想通了,银子不用就是废物,既然味精厂想要赚钱很容易,又不是自己的私房钱,索性也支持一波!反正这种天大的好事儿不能让皇帝侄儿专美了!
“哈哈哈……”
朱允文大笑,对朱棣说道:
“好!若他日小学遍布于天下,天下人也会记得四叔功绩的!”
朱棣连忙谦虚:
“不敢不敢,俺只是做分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