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绝如缕的诸侯大战,动辄血流漂橹、白骨遗野,阵亡以数十万计的战役比比皆是,而强弓劲弩这些杀人利器的技术提升,则是意味着杀戮血腥的扩大,将会出现更多更大的伤亡,重大惨剧。
而这样的人祸,荀夫子怎么可以放任,本来赵政与韩非的赌注,他是付之一晒的,可现在,他来了。
如果赵政不合他眼缘,那么为免生灵涂炭,荀夫子舍身刺杀赵政这位“暴君”也不是没有可能。
此时赵政还没意识到其间凶险,正满脑子收服荀夫子呢,以续千年大计呢。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荀夫子心神一振,那本就端正的身躯不自觉地又板正了几分,一丝不苛。
其左右的韩非与李斯暗暗咋舌,恩师/老师这是认真起来了。
赵政沉吟道:“在天下诸王不当人君,竟相‘摆烂’的现况下。
历代秦君就算不是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却也不曾稀烂,如此,秦国方有如今大势。”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天命大势在秦,任凭列国诸王再如何奋起,终不过是浮萍。”说到这里,赵政稍作停顿,方道:
“于孤而言,败尽六国诸王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收服六国之心,让一脉薪火的华夏文明万物共荣。”
“万物共荣,万物…共荣……”荀夫子喃喃道:“繁荣昌盛,欣欣向荣……彩!”
赵政瞳孔一晃,一股睥睨天下的王霸之气无端而现,将荀夫子的“大佬气场”排斥出去,扬声道:
“儒家很好,开启民智传播思想,兴盛道德。”
这是传承文明的重要一环,肯定之后,就是否定了,“但现在的儒生,孤不喜欢。”
荀夫子之所以会变成现在的“法儒”,并教出韩非与李斯两位纯法家弟子,就是因为他同样不满足于现在的儒家。
荀夫子故作不悦,“不知儒家那一条犯了秦王忌讳?”
正是“那一条”啊,规矩贼多,赵政随口道:“君臣父子、礼仪秩序,可笑!”
荀夫子不再顶杠,同样“随口”问道:“不知秦王请召老夫,所为何事?”
赵政地如同失智般,吐槽道:“孤欲要以这南阳郡为试点,辞旧迎新、万象更新。
可惜李斯因循守旧韩非也是个半桶水,一片空白的试卷上面,要那么多的权权术术作甚……”
刚作完甚,赵政就一个激棱反应过来,怎么啥都往外吐了。
赵政收敛神色,冲荀夫子拱手道:“好手段,亏得孤一片赤诚,不然……”
不然怕不是会社死,赵政目光略过荀夫子左右的韩非与李斯,微微颔首,“李斯只是官才,韩非的儒皮法骨只能治理一城。”
赵政那落回荀夫子的目光,一片坦诚热切,“于孤而言,一统只是时间问题,治理六国山河才是难点所在。
秦律严苛,秦国百姓的日子其实过得不算好。
孤纵观章台藏书,发现唯有荀夫子的法儒之理,适合用来搭建帝国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