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绝大多数的文臣武将,还有北京城的百姓,他们居然都相信了袁崇焕就是一个汉奸。
当然,还成功的迷惑了皇太极。
朱由检是穿越者,他自然知道历史上的己巳之变,皇太极就曾经用计,最终导致朱由检抓了袁崇焕,后来还杀了袁崇焕。
所以当朱由检听到那些谣言之后,他用脚后跟都能想到,这肯定是皇太极在耍阴谋诡计,朕可不会上当。
朕不但不会上当,而且朕还要将计就计施展反间计。
事实证明,朱由检的这个反间计,非常的成功。
袁崇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明知无法擒杀皇太极时,他觉得还可以继续冒险,既然皇太极短时间无法返回沈阳,我们为何不能趁此机会,一举攻占沈阳?
袁崇焕觉得,他这个计划虽然有些风险,但却是在可控的范围内。
如果攻打沈阳受阻,大不了及时撤回宁锦就行,可是万一一战攻占了沈阳,这对大明经营辽东,那可是百利而无一害。
加上皇帝在北京保卫战当中,施展的这一连串的计谋,让袁崇焕觉得,崇祯皇帝是一个愿意冒险的皇帝。
......
但是——
袁崇焕一边翻开朱由检给他的奏章,一边却在琢磨,皇上怎么会不同意这个计划?
“建奴经此一败......”趁袁崇焕看奏章的时候,朱由检重新坐回座位,他说道:“短时间内,他们定然不敢擅动......”说着他停顿一下,叹息道:“现在建奴的日子不好过,但是我大明的日子,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闻言,袁崇焕合上了奏折。
他明白了。
不是皇帝不敢冒险,而是皇帝现在还有更加棘手的事情。
这份奏折是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递上来的折子,洪承畴在奏折当中说,就在朝廷忙着跟建奴在北京打仗的这段时间,陕西多处出现叛乱。
原先的高迎祥,趁朝廷忙着保卫京师,从全国各地抽调兵马的这个机会,他突然率军杀向宁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已经攻下了五座县城。
除了高迎祥的叛乱之外,又有一个名叫张献忠的人,带着数千流民造反,他们冲进延安府,杀了当地官员,劫掠一番后,又向山西方向移动。
“唉!”
朱由检叹息道:“朕也知道现在是攻打沈阳的好时机,而且成功的概率也非常高......但是......”说着,他顿了顿,道:“但是现在大明内忧外患,朕无法做到首尾兼顾。”
“建奴虽然是我大明的隐患。”
“但是——”
朱由检看向袁崇焕,道:“但是朕始终认为,就眼下我大明的局势来说,攘外必先安内。”
“如果我大明内部都极其不安定,即便是占领了沈阳,又能怎么样?”说着朱由检看向袁崇焕道:“朝廷才与建奴打了一场大仗,虽然我们赢了,但是此战给我大明造成的损失,也非常的大,如果又腾出手来攻打沈阳。”
“袁爱卿!”
朱由检道:“你说陕西这些叛乱,朕难道就不去管吗?”
袁崇焕愣住了。
朱由检的意思,他自然听明白了。
建奴之祸,虽然重要,但若是把重心都放在对付建奴身上,一旦国内的叛乱越发严重,到时候不但建奴灭不了,反而还会让帝国陷入无尽的深渊。
“皇上!”
袁崇焕顿了顿,然后道:“是臣思虑不周......”还未等他说完,朱由检却摆了摆手道:“爱卿也是为了国家着想,这事儿朕不怪爱卿......”说着,他也是停顿了一下,然后才道:“建奴遭遇此次大败,他们暂时不会危险我大明。”
“爱卿此番回返辽东之后......”朱由检语重心长的说道:“一定要加强边境防务,切勿使朕两头挂心。”
“微臣遵旨!”
袁崇焕当即躬身应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