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他们有“产业”,不靠古玩行业吃饭,成了“收藏家”,东西亏了赚了都无所谓,反正那些又不指望卖掉。
顶多当礼物送给别人或者跟其他同行交换、互通有无。“刘老板,今天的生意咋样?”
逛完两层楼各个房间里摆放出来的“藏品”,准备离开,走到其中一间房子的门口,他听见里面有人问话道。
说话的是一位年龄五十岁左右的男人,之前逛到他摆放东西的房间,听到过他说话的声音。
“没开张,这次活动之后,我不会再参加这样的房交会了,东西卖不出去,还倒贴房租。
每次“兴师动众”的拿着那么多物品到处跑,钱没赚到一分,人倒是累得够呛!
你呢,今天生意咋样?”
被称呼为刘老板的人说道,他的年龄,差不多也是五十岁。
大多数搞收藏的人,目前的年龄,基本上都是四十岁以上,五六十岁左右的更多。
毕竟喜欢这些的,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没有几个喜欢这些的。
“不咋样?卖了几百块钱,都不够辛苦费的!这行业,确实玩不下去了,都是看热闹的,真正买东西的人,不多了。
这次之后,我也不想到处跑了,以前的那些物件,要是有人愿意接手,半价处理,我都想一次性处理干净!”
之前问话的男人又说道。
“半价,估计很难,只有跳楼价、腰斩价,或许有人会考虑。
全国各地的古玩店有多少?除了一些不缺钱开着店打发时间的,另外那些人,不都是想往外抛售物品的。
关键是现在想抛,找接盘侠也不容易。
我估算了一下,上午过来参加房交会的人,并不多,来来往往的,应该不会超过100人。”
刘老板再次说道。
“是啊!来的人少,大的环境如此,没办法,现在已经不像几年前了。”
“哎!谁说不是,我手里的不少物件,在行情好的时候嫌价格低了,舍不得卖掉。
现在倒好,想按之前的那个价出售,已经不可能了!”
………………
听到这里,他就没有继续往下听了,开始向前走去。
武元胜不由想到,或许这就像股票。
收藏品的价值被炒到一定的高度,下跌是必然的。
“老板!要罐子吗?”
刚走了几米远,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女人从一处房间走了出来,对他说道。
“啥罐子,我看看。”
“就是这个!”
女人把她手里提着的一个大号方便袋放在了走廊的地面上。
打开方便袋,里面露出来一个西瓜罐。
罐子是彩绘的,面上有一个“囍”字,“囍”字之上,有“伟人选集”书本图案。
“囍”字的下面,是向日葵、五谷杂粮图案,还写有:“喜丰收”三个字。
另外一面,写有“抓xx,促xx”的文字。
盖子面上也有几个字:
“伟人万岁!”
西瓜罐是典型的“特殊年代”物品。
武元胜仔细查看了一下,发现并不是仿品。
“这个你想卖多少钱?”
“600块钱!”
女人想了想,然后说道。
“这样的罐子,通常都是一对,单个的话,价值要低一些!要是前几年行情好,600有人买,不过现在行情不好,你说的价,估计没人收购。
我给你出500,也不算大砍价,你看能不能卖,不能就问问其他人。”
刚才她从旁边的房间出来,肯定是让别人看过她的罐子的,另外人家肯定也出过价格。
600肯定不会有人出这价,据他估计,能出400就很不错了,毕竟房间里面的,都是生意人。
“好!那就500块钱,卖给你算了。”
女人同意道。
她的口音是本地口音,应该是听说了今天搞活动,才想着把家里的罐子往外出售的。
付了钱,他就把罐子也带上离开酒店了。
这次的古玩房交会,说实话,整体看,挺冷清的,还比不上周末的“太桉古玩城”地摊热闹。
别说那些售卖藏品的人不愿意参加活动了,就算是很多收藏界的同行,也不想去逛那样的场合,能入手的物件实在太少。
外行人,手里有钱的,就算偶尔有个别人逛到了这里,人家多半也不会大价钱去冒险、投资所谓的收藏品。
总之,人们对收藏的认知越来越明白,越来越理智。
当然,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遇到了特别喜欢的,价格在合适范围内,买点玩也无所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