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似诡,何以为国?故忠臣不忠,奸臣不奸,国?何以为国乎?-《昭烈帝传》
每个人在选择的时候,都难免存在困难,袁绍也是如此,不过,他当日在雒阳城内所行的壮举,已经名动天下,自然一到邺城时,身为也冀州名士的沮授就前来拜访袁绍。
沮授看着信上的内容,分析着信上所言的可行性后,郑重的颔首道:“校尉,此事大有可为!”
袁绍虽把朝廷赐予的符节都留在雒阳,但董卓并未下令追杀袁绍,自然也未曾把袁绍的官职给扒了。
“公与,某如今未有一兵一卒,如何能行事。”
袁绍叹了一口气,他算是有些后悔,当日有些冲动行事,应在根基浑厚之后再和董卓作对,就如在雒阳城外的丁建阳一般。
“校尉乃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阿且冀州牧韩文节曾受袁太傅之恩,某可当这个说客,从韩公手上借兵三千,且某有一个好友,名唤田丰,校尉可把心中所想告知于他,由他写檄文,讨伐董卓!”
“且校尉可凭汝南袁氏之名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届时共襄盛举,董贼如何不亡!”
“妙!”
沮授的一席话直接让袁绍醒悟过来,他缺少的乃是这等智谋之士,有这等智谋之士相助,如何大事不成!
邺城中,微风细雨,寒风呼啸,让这个冬天更加的寒冷,屋外的寒冷,却让袁绍的心逐渐开始变得火热起来。
..........
永汉元年十二月,寒冬席卷整个司隶,雒阳城早就在陷入一片白茫茫中,银装素裹美不胜收,只是,寒冬降临,今年比起往年而言都要冷上不少,怕是郊外又有不少百姓要冻死在寒冬中。
黑夜中,寒风呼啸,一进入中帅帐内,曹操哈了一口气搓着手,试图减少为外面寒夜带来的寒冷。
“孟德贤弟来,且坐。”
丁原娓娓道来的事,曹操听之颔首,曹家在雒阳也算是根深蒂固,他丁原尚且没有办法的事,曹操倒是有办法做到。
“有劳贤弟,不过为兄还有一事。”
一事解决,丁原又想起一事,随之帅帐内,一一说起,帅帐内,曹操、张辽二人猛的抬起头,看向丁原的眼神带着错愕。
“如何?”
丁原看向曹操,在等待着曹操回应。
“难!”
此事是难,不比上面的一件事,此人干系甚大,不过,董卓所作所为,已是乱臣贼子,曹操对董卓可以说是恨不得杀之而后快,随之,坚定的回应丁原道:“建阳兄,待某入雒阳城内,见机行事!”
“劳烦贤弟!”
“某乃汉臣,应行之举,建阳兄不必多言,天色不早先行离去!”
“请。”
待曹操离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张辽颇为疑惑道:“主公.....”
“文远,日后你就知道。”
丁原已经有了打算,当即打断张辽的疑惑,他让曹操所做之事,乃是为了占据大义,有此人在手,天下大义就在他手上。
腊月很快就过去,郊外的百姓在这次腊月中明显冻死了几人,而在雒阳城内的董卓则陷入纸醉金迷醉生梦死中,偌大的雒阳城被董卓搞的乌烟瘴气,民怨沸腾,纵然连当日支持董卓废帝的那些诸公,也因在朝堂上顶撞了董卓几句,就直接被董卓给斩了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