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高照,正值酷暑,即便树荫之下仍是热气腾腾。
一戴着斗笠的说书人靠着石墩坐下,在他一旁摆着一筐绿油油的西瓜,并有一牌匾写有‘三文钱听书送半块西瓜’。
这衡阳城的说书生意是越来越卷了,让他不得不搬来半山腰,等那些爬山客下山累了在他这里歇一会儿时才好赚些小钱。
看见周围只有一群稚气未脱的孩童,说书人不由叹了口气,他原本以为会有富贵公子哥在此歇脚,看来是想多了。
还好那几个小屁孩手里也有几块铜钱,一起凑了三文钱,来到说书人的面前,嚷嚷着他们要听书。
收了三文钱的说书人抓起一个西瓜,眉头一皱,良久之后无奈道:“这样吧,我也不多赚你们的钱,这个西瓜就全当送给你们了。”
言毕,说书人食指一挥,西瓜就被均等分成好几瓣,看得那些稚童们是双眼放光。
等到稚童吃得满嘴西瓜子后,说书人清了清嗓,“今日我便给你们讲一讲那正邪之战的最终章。你们可知脚下这座山叫什么吗?”
一股虎头虎脑的男孩抢答道:“我知道我知道,阿娘说过,这座山叫断头山。”
“那你知道它为什么叫断头山吗?”
男孩嘟着嘴,想了半天也不知道个所以然,摇了摇头。
说书人畅快一笑,“唰”的一声将扇子打开,“此山乃是这世上最强者也是当今魔教教主白柘登仙之处,他青云直上直冲九天之际,回望这凡尘俗世,淡然说道:“吾辈武夫,从踏上这条断头路起便没有回头可言,若是有那份心气,便来仙界一叙。”至此之后,没有人知道这山原本的名字,只管它叫做‘断头山’。”
“而正邪之战便从此拉开帷幕,白柘虽为魔教中人,但他可是一等一的好汉。还在凡尘历练时,从不滥杀无辜,甚至救济难民,快意恩仇,在这江湖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美谈。”
“就连陪伴白柘身边的佳人也是倾国倾城,有人云,天上仙子也不为过...咳咳,你们还是小屁孩,就不给你们讲这些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好人,在降临仙界之后,遭到了那些所谓的正派仙门围剿。那些虚伪的仙师们美其名曰‘为民除害’,可谁有不知道他们只不过是想要白柘身上的那一份武道传承罢了。”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白柘初临仙界便举目皆敌,可即便如此他依旧以无敌之姿镇压一切。最后那一场正邪之战,天空都被鲜血给染红,白柘立于万千枯骨之上,宛若天地之间连接。那一战杀得所有仙门元气大伤,无数天骄被白柘给轰杀。至此再也无人敢称白柘为魔教中人,那些正道人士见到白柘只有磕头就拜!”
言语间,说书人神情皆是钦慕之色。原因无他,白柘是从他们这方世界杀出来的最强者,让那些高高在上的仙人无不为之胆寒。可以说只要提起有白柘这个同乡,每个武者都会不自觉地挺起胸。
就在说书人沉浸憧憬中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了过来。
只见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奶声奶气地说道:“可是我爹说正邪之战才刚刚开始,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说书人眉毛一扬,看了眼这个吃完西瓜就找茬的小女孩,反问道:“你爹又是何人呀?难道他比我懂得还多吗?”
“我爹是长生门的长老,他不会骗我的。”
一听这话,说书人汗毛炸立,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即便周围没见人影,他的心依旧悬在了嗓子眼。
的确,正邪之战才刚开始。只是有些有预见性的仙师将自家子嗣放到了白柘这方世界中,这样做无非就是怕白柘赢了之后大开杀戒。
所谓念乡情节,白柘就算是有朝一日回到了这方世界,也犯不着为了几个小孩而动杀戒,可以说是变向的保留一份香火。
可即便如此,那这些小屁孩的身边也应该有暗哨保护才对,说书人抹了一把额头的汗,不知是吓得还是热的,他长呼一口气开始回想自己刚才有没有说错过话。
要知道这些仙师们心眼子小的可怕,他这种凡人要是说错了话被知晓了,指不定就是被屠满家的下场。
好在半晌过去了,这群小屁孩都玩起过家家来了,也依旧无人找说书人的麻烦。
说书人看了眼篮子满满当当的西瓜,他决定今天还是收摊比较好,待在这里心里慌得很。
也就在这时,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伸手一指天边,“你们快看,天上有两轮太阳耶!”
两轮太阳?说书人眯着眼,下意识地向小女孩所指看了过去。
嘶,还真是两轮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