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两边尽是林立的店铺商家,两屋或三层的中式楼宇林立。
街道出人意料的宽敞,足有十几米开外。
即便如此,街上仍然显得有些拥挤,行人如织、人头攒动。
不过真正让陈俊惊讶的是,街道上看起来井然有序的秩序。
尤其是类似于后世的那种交通秩序。
“居然还是靠左走?”
观察了好一会,陈俊才发现,与后世靠右走不同,这里似乎是靠左走居多,以前陈俊出来的时候倒是没有留意过。
“难道像英国一样?”
但另一条路上靠右走的车马,让他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
似乎并没有什么规定,不过只是怎么方便,怎么来罢了。
或者说一种约定成俗的方式。
不过话说回来,很多规则不正是这种约定成俗的方式演变的吗?
置身于人流之中,相比与之前的匆匆游览,现在陈俊反而兴致勃勃的打量着周围,用心去体会着这个时代,体会着这个时代与它所熟悉的那个时代的不同。
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小摊,不过但倒也不显得混乱,入耳的全都是摊贩的吆喝声。
脚下路全都是由一块块长条型石板铺就,有新有旧。
新的石板上还带有刻意凿出的坑坑洼洼的粗面,而旧石板经过雨水的冲击,行人车马的踩踏,已经变得非常光洁。
而出人意料的是,新旧石板往往是交错分布,宛如马牙一般交错。
街道两边的建筑屋檐下,不少地方都能看到精美的凋栏画栋,就像是后世的古镇一般,古意盎然,让人赏心悦目。
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好奇张望时,陈俊并没有发现,身后不远处,路边巷口,一个尖嘴猴腮的青年,一边吃着炒黄豆,一边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了一道异样的神采。
左右四顾了几眼,青年将手中的炒黄豆一口吃完,身影一闪便消失在巷道中。
信手从摊位上拿起个硬木凋花梳妆盒,打开下一瞧。
嵌得是铜镜!
仔细看了会硬木凋花梳妆盒,然后陈俊问道。
“店家,这样的梳妆盒多少钱?”
“客官好眼光,这凋花梳妆盒用的是上等红木,这铜镜也是咱们汉阳城王家出的镜子……”
那个六十多岁的老板一见面前这位公子的衣着打扮不凡,立即满脸谗笑地道。
“公子要是有意的话,二两五钱银子,您看如何?”
陈俊随口问道。
“店家,那要是把镜子去掉呢?我只要盒子。”
“什么?”
那原本满脸谗笑的老板脸上笑容一僵,然后说道。
“瞧您说的,这、这那有这么卖的?这镜子可是王家的……”
虽然他脸上陪着笑,可神情却有些尴尬,甚至特意强调着镜子的出处。
不过他见陈俊,似乎真的没有兴趣,就直接说道。
“去了镜子,没有一两也不是卖的。”
“行,就这样的硬木凋花梳妆盒,给我来一个。样式不错,正好可以送人。”
掌柜闻言再次挤出了满脸的谗笑,点头说道:“公子好眼光,是送给心上人的吧,不知哪家的姑娘有这么好的福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