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街上开的这个铺子,主要就是卖些自家做的东西,像腐竹和变蛋啊,还有奎娃在峡口铺子里做的车轮、犁头之类的。再一个就是收豆子和鸡蛋,除了这些别的买卖不做。亲家你和我们二掌柜的铺子里代销的货哪,照常卖就行了,我家铺子的卖价和你们一样。要是看上了我们铺子里的其它货,也能用进货价拿货。这话哪、我不光是是给亲家和二掌柜说的,以后街上谁家的铺子,都能代销着卖我家号上的东西!我们号上,给大家的出货价,都是一样的,而且肯定要比卖给外边的买卖人便宜些!”
宋田顺说的这番话,是宋应奎提前给他说好的,这就是宋应奎给铺子定的商业模式。
在确定这个商业模式的时候,为了说服爷爷和二叔,宋应奎可是好好费了一番口舌。
爷爷和二叔首先是觉得盘了这么大的铺面,除了卖自家的几样东西外,再带着卖点杂货多好?不然浪费了地方不是!拉扯了半天,最后宋应奎是以杂货会压很多本,二爷爷的铺子的本就被杂货和粮食给压的周转困难,咱可不能走二爷爷铺子的老路才说服的。
打消了两人要代销杂货的念头后,两人又对宋应奎给街面其它商铺开放代销自家产品代销权的想法意见很大。这么一弄,田顺号在街面上还有啥竞争优势?开这个铺子有啥意义?
没办法,宋应奎又给他们算了个账,让他们明白自家生意的定位是什么。宋家做生意的定位是供货商和产品生产商,不管是谁家铺子只要卖的是宋家的产品,自家就能赚到钱,卖货的地方越多,宋家赚的钱才越多。在街上弄这么一个铺面,最主要的是为了和生意人们联络方便,让街面上的生意人、往来的商铺更容易找到自家,而不是为了开个零售的铺子。
被宋应奎洗了好几天脑后,爷爷和二叔才大致想通了自家铺子的定位,按着宋应奎的想法来执行。
“要说、还是今年行情好。我大概数了一下,最近这些日子到咱五营镇的脚户,要比去年的时候多不少哪。街上开馆子的人,可是没少赚钱。今年的粮食价格也比去年好些,还卖的快些。宋掌柜家现在开铺子,正合适着哪,肯定能赚到大钱。”听到田顺号铺子里的货以后街上的同仁们都能低价拿到货,过来捧场的商人们谈性就起来了,开始说道起对往后生意的看法。
从过来的这几个商人的言谈中,宋应奎大概听出了市场行情。总得来说、今年五营镇街上的生意要比往年好做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是经过这条商路的脚户们增多了,还有就是脚户们也比以往更爱在五营镇街上买卖东西。
这里面宋应奎觉得是有自己的贡献,自家的腐竹生意让五营镇有了能外销的特产,现在街面上做腐竹的人家已经有四五家了。到五营镇的脚户,一般多多少少都会带些腐竹驮到外边去卖,这无形中就带动了五营镇的经济活力。
还有就是今年五营镇的农民有很多家有了架子车,运输粮食便捷了不少,若是五营镇这边的商家给不上价格,人家直接就把粮食拉到县城去卖,自然也就抬高了粮食的价格。粮食运输方便,不光对农民有利,对街道上开斗行的商家也是有利的,他们出粮更方便了,运输成本也降了不少。出粮一方便,贸易量也就上来了,算下来赚的钱不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