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战时平常城门站岗收钱一类的活都是由三班完成,所谓三班就是“皂班、快班、壮班”,这皂班就是内勤打杂的,快班则是捕快,壮班就是平时城墙城门还有衙门口站岗的,一个县城的壮班根据县的大小有从几个到几十个人都有,府城可能会多一些。
之所以站岗不用兵是因为兵一般都在城外,因为各地卫所有自己单独的土地,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比如说有敌人兵临城下,府县的官员一般是不愿意放兵进城的。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匪过如梳,兵过如蓖’,特别是到了一个朝代的晚期,士兵的军纪败坏之严重,你让他上阵杀敌他不一定行,可让他们骚扰百姓那是一个比一个能耐。
当然,也有一些特例,就比如九边那种军镇城市,基本上一座城内都是军户。
临近城门季澎告罪一声,就独自下了马车,吩咐车夫将马车停在官道旁稍候,自己则径直走向城门口。
那城门口的班壮似乎与季澎很熟悉,只见几人笑谈了几句,季澎便转过身朝着马车这边招了招手,一众人马便大摇大摆的走入了宣州府城。
做为现代人的刘宇抬头又看着城门上“宣州”两个威风凌凌楷书,心里不由暗叹:“这古代的一个府城,竟然都如此坚固,那身为首都的南北京城还得了?要打下这样的城市来,得死多少人?”
“刘公子,此门乃是宣州城最东边的门,名为阳德门,过了这阳德门后就是城内著名的九街十八巷之一,阳德街,此街多是茶行。”季澎钻进马车,指着窗帘外的城门,细细介绍。
等马车进入瓮城,穿过门洞,走入阳德大街,刘宇看见青石铺成的街道并不宽广,两旁则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多为一层或两层的砖瓦房,底层一般是店铺,店铺外挂着木制的布幔招牌,街道上的行人也很多,只不过大多是面无菜色,衣着朴素的穷苦百姓,男女皆是右衽。
还不等刘宇细看,一股难闻的臭味透过马车直冲鼻子,引得刘宇连连皱眉。
原是街道的两侧堆积了不少粪便等秽物,蚊蝇乱飞,刺鼻的恶臭让刘宇的胃中一阵翻腾,连忙捂住鼻子。
他不由心想:这么巍峨的城市,难道没有公厕?还是说明朝人的素质都很低,随地大小便?要知道现代就算是农村都建了公共厕所,不允许百姓随地乱扔垃圾破坏环境。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评价,要知道就算是100年后,号称日不落帝国的首都伦敦都没能解决公共卫生问题。
看着刘宇捂着口鼻连连皱眉,季澎不由打趣道:“刘兄为避免无端是非,且先随我回府换件衣服,毕竟...刘兄的这身打扮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了点。”